社論 -- 公民新聞時代來臨

 |2012.02.12
1691觀看次
字級

藝人Makiyo與日籍友人友寄隆輝涉嫌毆傷運將,都遭起訴求刑。藝人的謊言被揭穿,有賴兩位計程車司機提供行車記錄器,成為證據。其中一位司機因不知如何拿給警方,於是放到網路上,引起網友注意,進而被媒體報導。此事對犯罪偵察及新聞學發展,都有新的意義。

阿拉伯之春因網路、臉書而掀起,「新聞發布者」是一般民眾;更早以前,九一一事件很多畫面來自民眾的錄影;南亞海嘯時,透過網友上傳影片,Youtube成為世界唯一直擊現場的「新聞媒體」、「供稿單位」。

隨著網路、智慧型手機等行動通訊科技日益普遍,新聞消息來源更多元。記者和讀者都能超越時空侷限,連行車記錄器都可以傳達和接收新聞。

「素人記者」有些只是單純提供「新聞」,譬如行車記錄器,最初裝機動機在保護自己,做為行車糾紛時的證據;進而有人發現犯罪或別人行車違規時,把行車記錄器錄影放在網路上,供網友討論,或主動提供警方,幫助辦案。

在媒體不發達、媒體遭嚴控的國家,民間記者更主動蒐集證據,以獨立身份報導和評論,以引起世人注意,這些人又稱公民記者。台灣也有一些網路公民記者,挑選出被主流媒體忽略的公共議題,進行深度的挖掘,揭露媒體遺漏的焦點人物及事件,彰顯是非公義。

公民記者觸及的議題多種多樣,但寫作較不客觀中立,帶有感性和主觀色彩。另方面,媒體記者也被指責不出門採訪,只在Youtube、PTT等網路平台找新鮮事報導;雖非專業,但也不是壞事,如這次Makiyo事件,計程車司機提供的行車記錄器錄影,媒體記者看到了。

在一個人人都可扮演記者的社會裡,媒體受到的衝擊愈來愈大。公民新聞受重視,是因它抓住了人對於新聞最原始的需求,尤其在「公益」與「社會正義」方面。Makiyo事件原本未受重視,但在網友不斷抨擊下,媒體不得不跟進,進而引起總統關切,檢方也以最快速度偵結起訴。

公民新聞也有負面之處,如匿名黑函,又如知名部落客接受廠商「贊助」,假推薦之名行「置入性行銷」之實。而若受特定利益團體操弄,散布傷害公眾利益的消息,對社會的損害難以控制和估計。

「消息經濟來了」一書作者肯達科特說:「只有網站、部落格還不夠,必須發揮數位內容的社交本質,讓網友成為內容創作的一部分。」

一九八○年代,美國開始發展公共新聞運動,稱為公民新聞學或公共新聞學,認為一般民眾是公共事務的潛在參與者,而非僅是觀眾。公共新聞學鼓勵記者和公民對話,從「記者報導新聞」改為「記者和讀者共同報導」,這是一種互動新聞學的形式。

台灣有了公民記者,媒體應更努力,追求更即時、更深入的報導;警方不能再以「吃案」方式忽略某些事件。有人批評網友情緒化的集體批鬥,如同凌遲般「公審」Makiyo等人。群眾公審、媒體公審雖然應檢討,但公民新聞時代來臨是不爭的事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