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隨手拍-- 生活中的數字

文與圖/維尼老師 |2012.02.09
2702觀看次
字級


歷史久遠的數學,包含數量、結構、空間及變化等概念,自古至今不斷延展,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它不僅只是課堂上的一門學科,生活中,其實處處都有數學喔!就讓我們跟著維尼老師,一起來認識有趣的數學吧!

生活中到處看得見數字,比方電話號碼、路標、門牌、車牌、公車路線、商品價格、日期時間等等,數字無所不在。也因為數字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使得我們對於數字習以為常,好像它們的存在是天經地義的事。其實,在人類文明中,數字的誕生,可是有一段漫長的歷程呢!

早期的原始人不需要數,他們只關心「有」食物或「沒」食物,食物「多」或食物「少」,並沒有一個一個去數數的必要。但是當人類慢慢從穴居走向部落,開始群體生活之後,產生了財產的觀念,為了計算財產的數量,因而對數有了知覺和需求,於是各民族便各自發展出一套數的符號,也就是數碼。

下面這張圖表是古代埃及的數碼,長得跟圖畫一樣,非常有意思。



而古羅馬人則是直接把字母拿來當數碼,其中 是這樣表示的,這種用法在現代還很常見,說不定你家的鐘面就是這樣的數字呢!

至於現在世界通用的數字,它的前身長這個樣子,是不是有些像,又彷彿不太像?

我們習慣把「1、2、3、4、5 …… 」這種簡單好寫的數碼叫做「阿拉伯數字」,其實它們是印度人發明的,後來阿拉伯人知道了之後,覺得又便利又好用,便學了起來,而且還傳到歐洲去,歐洲人不知道來龍去脈,以為這是阿拉伯人的發明,就把它叫做「阿拉伯數字」!現在為了還原真相,把它改稱「印度——阿拉伯數字」,可是大家還是習慣只稱呼「阿拉伯數字」,真是讓阿拉伯人賺到了!

數學並不是高高在上、單調乏味,和生活毫無關係的一個科目而已;其實數學巧妙的融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處處都有學問,讓我們一起來體會生活中數學的美妙與趣味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