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失智症患者愈來愈多,造成患者生活困擾,也增加家人負擔和壓力。失智症患者年齡降低,不少人四、五十歲已出現失智症狀。醫師說,失智症與憂鬱症民眾難以分辦,常跑錯科別求診;治療方法也有異,除藥物治療外,建議多運動、參加社交活動及改善飲食。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一名五十六歲女老師因記憶出現障礙,無法做家事,先生察覺有異,帶著太太求診,檢查發現病患語言能力變差、話少,原本以為是憂鬱症。
徐文俊表示,進一步腦部電腦斷層及抽血檢查,判斷是典型的失智症。給予藥物治療,改善記憶力。
家屬因為擔心,限制病患社交活動,徐文俊表示,這反而會導致症狀惡化,應該鼓勵增加運動和社交活動,例如參加不同種類的社團、走路;控制血壓、飲食方面則建議採地中海飲食法。
阿茲海默症又稱失智症,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最多,每年都有新增病例,而年齡下降,四、五十歲患者增加,可能與生活壓力和飲食有關。有時易與憂鬱症混淆,民眾常誤以為憂鬱症,延誤治療。
醫療小辭典
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是指以蔬菜、水果、海鮮、五穀雜糧、堅果和橄欖油為主的飲食。這些元素不但符合目前「高纖、高鈣、抗氧化」的健康風潮,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公開推崇地中海金字塔飲食法,是促進人體健康、長壽,使人充滿活力的最佳飲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