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心即

【人間社記者心即大樹報導】「感謝大師為旅遊業帶來光明的景點,大家一起來為佛陀紀念館按『讚』!」台灣旅遊界代表五日至佛陀紀念館參訪,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會面時,說出如此的心聲。大師說:「我的心願只是想帶給人間歡喜,給人間緣分,像我一生做和尚,仰賴十方大眾,來台灣已六十多年,是台灣的水米令我成長,到了今天應該回饋大眾,希望大家多多給予指教。」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後,每天吸引大量人潮前往參觀,引起旅遊業者注意。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怡與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許高慶,五日邀台灣鳳凰、東南、雄獅等二十多家旅遊業代表,一睹佛陀紀念館真面目。
趙怡教授表示,大家參觀完佛陀紀念館後直呼:「大開眼界!」不只是宗教界的盛會,還結合了科技、教育、人文藝術各方面,都是一流的精品,真是令人感動,「佛陀紀念館是最好的教育場所,許多父母都主動帶孩子來,參觀傳統與高科技的結合,寓教於樂。」他說,無論是無障礙空間或視覺的效果、大師細膩的關懷,都是參觀者可學習的;看過佛陀紀念館的設施後,特別感受到台灣人的偉大。」
「未來,台灣三大熱門景點要加上佛陀紀念館!」秘書長許高慶也表示,這次同行的旅遊業者及走大陸線旅遊業者來到佛陀紀念館後,十分肯定未來南台灣旅遊重點就在高雄地區,因為有佛陀紀念館這麼好的地方,而且不收票,「我們都知道佛光山這個景點已不只是陸客會來,東南亞國家到台灣的也很多,感謝佛光山幫我們開發這麼大的市場。」
星雲大師表示,佛教很重視旅行,「一千家飯,孤僧萬里遊」世界上,走路最多的就是出家人。旅遊可以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友誼,讓大家更加和諧,「我也常常在世界上來來去去,感受到旅行社的服務、交通都在進步。我們都是在服務大眾,佛陀紀念館也是,所以佛陀紀念館擁有人性化的無障礙空間、四通八達,只要向前走都會有路,都會走到你要的地方。」
「『收門票』不是佛教喜歡的。」大師強調,佛教和信徒之間不能做商業買賣,添油香是信徒自己心甘情願,不收門票也能生存,有信心、有志一同的信徒自然會護持,不一定要靠賣票才能存在。
大師也同時表示,來到佛陀紀念館不能光看外面,外面只是看十分之一而已,另十分之九的內容還沒看到,希望遊客來去不要這麼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