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性教育營隊長的黃資涵,是國貿系三年級的學生,今年初剛帶完屏東縣獅子鄉楓林國小的性別平等教育營隊,對於一般人難以啟齒的性知識,她必須透過戲劇和教學,在台上大聲講出來!不過她說:「加入社團後,經過兩年多的培訓,早就不會害羞了,即使對幾百人開講也不會緊張。」
因為正確的性別教育是健康的,所以黃資涵一點都不覺得羞於啟齒,「我們社團上的主要課程是健康教育與閱讀,每次來上課的多是學長姐,他們會在網路或報紙上找題材,一起討論性騷擾或兩性的議題,資訊隨時在更新,所以即使只是宣導知識,也有聆聽的意願。」
為小朋友上性教育課,保險套與衛生棉的使用不可少,小男生就問了:「為什麼我們也要學怎麼用衛生棉?」黃資涵立刻反應說:「以後有機會教妹妹或女朋友正確使用的方式。」
為低年級小朋友上的繪本閱讀,取自文建會兒童文化館製作的《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一書,書裡提到:「有小雞雞的人是不是真的比沒有小雞雞的人還要強壯?女生就是屬於沒有小雞雞的一群……。」故事由名為馬克斯的長毛象切入,探討兩性問題。
「繪本內容還提醒,親密的人也可能對我們性騷擾,所以遇到性騷擾,一定要說出來。」黃資涵說,新聞媒體報過有小女孩閱讀這本繪本後,才揭露了性騷擾的案件,所以認為繪本的閱讀並不是沒有影響力的,陪孩子學習保護自己是很有意義的事。
學前和學後測驗的差別,也讓義工看見他們內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