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講座‧譬喻品】 頌文大意 11

永本 |2012.01.31
1916觀看次
字級

頌文中,「鴟梟鵰鷲」至「交橫馳走」,譬喻瞋毒肆發無忌的情況。

以下的情形,猶如天界眾生觀人道之不淨,而人不自知,出世聖人觀三界之不淨,而眾生不自知。

(二)喻四倒相

「屎尿臭處,不淨流溢,蜣蜋諸蟲,而集其上。狐狼野干,咀嚼踐踏,齧死屍,骨肉狼藉。」

「蜣蜋」是活在牛糞中的一種蟲,「野干」是狐狸的混種,比狐狸聰明。形容男女身形,種種不淨,屎尿流溢,猶然貪愛執著而不捨,誠如蜣蜋之集糞壤,故為痴。狐狼性多疑,外道以疑故不信正法,遂不知生死流轉之因果,而陵滅四諦理。

又,「屎尿臭處,不淨流溢」,譬身顛倒;「蜣蜋諸蟲,而集其上」,譬受顛倒;「狐、狼、野干,咀嚼踐踏」,譬如心顛倒;「嚙死屍,骨肉狼藉」,譬法顛倒。

以上譬喻眾生「身、受、心、法」的四念,因失去正念,故為顛倒。

(三)喻六識相

「由是群狗,競來搏撮,飢羸慞惶,處處求食,鬥諍樝掣,啀喍嗥吠。」

狗性茍且,而善於執守,譬如人的識情執著。「群狗」,喻七慢或九慢。「搏撮」,即執取義。「飢羸」,喻不得法性之法食;「慞惶」,喻疑根未斷的現象。

一切世間幻法,無一可愛、可樂,而六識妄著不捨,猶如「群狗競搏死屍」。因此,由身心的四顛倒,而引發六識,由六識而發三毒,展轉相資造諸惡業。

「慞惶求食」:譬如識顛倒而引發「貪」;「鬥諍樝掣」:喻識顛倒而引發「瞋」。怒目而視為「啀」,動物露齒示威是為「喍」,「嗥」即大叫,「吠」是狗吠。「啀喍嗥吠」:譬如識顛倒而引發「痴」。

六識、三毒顛倒的妄相因,於諸幻境競執貪求,其現象就是如此。故說「其舍恐怖,變狀如是」,意指五蘊的居宅中,狀甚恐怖。

三、頌怖畏難

眾生的愚痴,乃於本具妙明的覺性上,生起無明,而墮入三界六道的輪迴,故說「處處皆有,魑魅魍魎」。

「處處」可謂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也可以譬喻人的本身。「魑」是山精;「魅」是居於宅中的妖怪,即鬼魅;「魍、魎」由樹木或石頭化成的精怪。「魑、魅、魍、魎」皆是精靈,若有若無。(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