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的熱鬧氣氛還有餘溫,且來談談農曆這個曆書為何常有人把它稱為「黃曆」或「皇曆」呢?
原來相傳農曆最早是由人文始祖「黃帝」創立的,所以民間稱為「黃曆」,這是其一;其二舊時曆法在民間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要知道黃道吉日,看黃道吉日的曆法自然也是「黃曆」。呵呵,這是筆者的一點揣測,沒啥根據。
那農曆是否真是黃帝所創呢?這可不好說,畢竟,古人什麼都愛往老祖宗那兒扯。看看那些百家姓和上古發明,尋根追柢大都能追到黃帝那裡。
這一長處連遊牧民族都學會了,像滿清為了披上合法統治中國的外衣,也硬說自已是黃帝的後裔。
根據歷史記載,農曆源自夏曆,即夏朝的曆法,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歷代都遵從夏曆,並在夏曆基礎上進行修修補補。
農曆叫「皇曆」,其實也對。古代曆法是由皇帝委托欽天監計算頒訂,既然這天下社稷和百姓都是歸屬皇家的,這曆法也不例外,因此古代曆法也通稱皇曆。辛亥革命以後打倒了帝制,才又把「皇曆」改寫成「黃曆」了。
有意思的是,農曆民間還有一個俗稱叫「通書」,只是這「書」字通「輸」字,老百姓很忌諱。那怎麼辦?
咱中國老百姓最精通「三十六計」裡的「移花接木之計」,改了個字,從此不叫「通書」,叫「通勝」──統統勝利,這下啥晦氣都沖沒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