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威尼斯,經常可看到巨大的白色郵輪出現。城內包括王宮和教堂,多為低矮的中世紀房屋,相對於郵輪顯得非常矮小,也不搭調。愈來愈多人呼籲禁止大型郵輪入港,但理由不在於此。
到訪威尼斯的郵輪數量,過去幾年增加很多,從二○○○年的兩百艘增加到二○○七年的五百一十艘。二○一○年,有一百六十萬遊客坐郵輪到威尼斯。環境學家和保育團體警告,大型郵輪進入較淺的潟湖後,掀起波浪和回頭浪,會破壞脆弱的運河堤岸、木樁和泥床等。
去年十二月,威尼斯市長奧爾索尼與港口管理局會面,建議郵輪轉到義大利本土的馬格臘港,減少對水都環境和美觀的影響。這項提議,獲得義大利新環境部長克里尼支援。
當地居民也同意進一步採取措施,保護水鄉,大運河旁一間酒吧的老闆提議,向坐郵輪前往威尼斯並上岸遊覽的旅客,額外收取每人五十歐元(約台幣一千九百元)。
威尼斯在最近一百年下沉了二十八公分,包括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十一公分,工業區長期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十七公分。沉沒的痕跡隨處可見,政府不斷填高路面,運河沿岸住家不斷加高水門,防止浸水。
為了防止威尼斯持續下沉,科學家提出計畫,利用工廠抽取地下水的原理,反向操作,把海水注入地層,提高整座城市。一九五○年代,美國加州長灘就利用相同原理,提高地層三十三公分。
千百年來,威尼斯人駕馭海洋,如今海卻威脅生存。一百多年前,法國作家莫泊桑已警告說,水都瀕臨沉沒。但提高城市的計畫在二○○三年提出後,僅限於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