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記事-- 台灣電影史

文建會 |2012.01.21
1111觀看次
字級

西元 1978 年(民國67年)

■2月,影響雜誌選出「十大最佳爛片」,引起強大反彈。

■李行導演《汪洋中的一條船》反映當時國家處境,及漸漸浮現的本土反思。

■6月,中影改組,明驥任總經理。

■12月,中美斷交,中影舉辦反共愛國周,電影票半價優待。

■12月,蔡揚名與朱延平拍攝《錯誤的第一步》,社會寫實片自此迅速興盛。

■12月,新聞局核定「電影事業及電影演藝人員輔導管理規則」。

■新聞局准許電影裡出現大陸五星旗、毛澤東像。

■第一屆實驗電影金穗獎成立。

■新派功夫喜劇扎根,成龍成為超級巨星,《蛇形刁手》、《醉拳》大賣座。洪金寶的《肥龍過江》、劉家良的《少林三十六房》及《螳螂》陸續上映。

■金馬獎仿奧斯卡方式,不事先公布得獎名單,而在頒獎典禮當眾宣布,並請資深影人頒獎,由中視轉播,效果頗佳。

■唐書璇《十三不搭》成績不如預期。

■陳耀圻赴美拍首部同步錄音電影《無情荒地有情天》。

■中影循政宣路線拍《汪洋中的一條船》、《黃埔軍魂》。製片協會破天荒以程剛、張曾澤、蔡揚名、羅維、王星磊、徐增宏等十二位導演,合拍《百戰保山河》戰爭片。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