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今冬溼冷的天氣讓發熱衣熱賣。消基會調查發現,逾五成樣品未標示發熱成分;就算標示含量與成分,都未經驗證,是否真能發熱可疑。
消基會採樣九件發熱衣,皆號稱穿上就能讓體溫升高二至三度。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表示,所採樣的商品中,有五件並不含發熱材質,有欺騙消費者之嫌,已違反《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條。
中國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教授王權泉指出,目前台灣織品的發熱材質有遠紅外線及聚丙烯酸脂,業者的商品有經過認證,標示中應寫出認證編碼;至於聚丙烯酸脂,國內沒有生產,幾乎都是由日本進口。
王權泉進一步說明,吸溼發熱纖維的原理則是當汗氣、水氣接觸到這類纖維時,會吸收凝結濕溼氣並釋放凝結熱,如中空纖維、丙烯酸酯類纖維及含羊毛的複合紗等。檢視五件未標發熱成分的樣品,包括Lativ HeatUp條紋U領衫、OB嚴選MIT德國獨家專利─點點翻領智慧型發熱衣、UNIQLO WOMEN HEATTECH 圓領T恤(長袖)、MUJI女有機棉溫調圓領衫、illori保暖發熱原點印花圓領衫,皆未標示使用或添加何種發熱纖維,以及材質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