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學測國文題目的題型愈來愈多元與活潑,有些題目看似簡單,但答題時,得稍微思考一下才有可能答對,有些題目看起來繁瑣,但答案卻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文言文方面,題目簡單,相對地,有些白話文考題就有些難度,整體來看,難易適中,但若要拿高分,還是得靠平時多閱讀課外讀物與隨時注意時事發展。
至於作文題目「自勝者強」,典故出自《老子》。在先秦諸子中,老子與莊子的思想,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春秋戰國時代周王室的禮壞樂崩而引出的諸雄並起,擁兵自重而民不聊生的困境,隨處可見,在物質境界上,是匱乏者居眾,富裕者為少數,民眾顛沛流離的痛苦激發諸子百家爭鳴。
思想的奔放,卻不見得可以救世濟民,孔孟的王道思想與言行,在老莊看來,是「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
老子認為,「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所以,能夠去驕去多欲,而且能大智若愚者,就是自勝者強。
考生當然無法完全體會到老子與先秦時代與文化背景,不過,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就可以朝類似的情境上發揮,基本上,傳統儒道思想就是中華文化的成長土壤,讓學生在作文的構思中與人生體會裡多一點這樣的檢視,無疑地就是增長他們在二十一世紀「網世代」的虛擬世界中,累積更多更實在的智慧與啟發。
考試也許不是最好的取才方法,但是考試本身可以成為教育與評量學生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只是考題一定要做到更多元與活化,這樣的教育效果才佳。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