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行後之偈頌,有幾種含義:1.佛已為弟子宣說長行(散文體)的佛法,然有鈍根者還不能解悟,則以偈頌重說;2.長行之文句繁多,恐難受持,故再說偈頌,使人容易記持;3.初說長行,義有未盡,後說偈頌,更詳明其義。
〈譬喻品〉經文中,敘述「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的譬喻緣由,並概述三界火宅的譬喻與意涵,故於「偈頌」中詳細敘述三界火宅的情況,及《法華經》流傳中謗經之罪過,值得閱讀、深思!今依宋.戒環大師之《法華經解》釋之:
一、宅中人眾
「譬如長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復頓弊,堂舍高危,柱根摧朽,梁棟傾斜,基陛隤毀,墻壁圮坼,泥塗阤落,覆苫亂墜,椽梠差脫,周障屈曲,雜穢充遍。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譬如長者,有一大宅」: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是一大宅。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其宅久故,而復頓弊」,指無常敗壞之狀,喻人身會衰老,各器官功能衰退。
「堂舍高危」:「堂」譬喻色界,「舍」譬喻欲界,在三界中易失人身。從色界、欲界中隨時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道,故謂「高危」。
「柱根摧朽」:「柱根」譬喻人的兩條腿,如柱支撐整個身體;「摧朽」即生老病死四相遷變。
「梁棟傾斜」:譬喻我們的脊背,已彎曲不中用了。
「基陛隤毀」:無明為基,其他緣為陛;言這造業的人身,終會敗壞。
「牆壁圮坼,泥塗阤落」:譬喻四大將離,皮膚衰老,如泥塗會變壞。
「覆苫亂墜」:「覆苫」用來蓋房子的草,譬喻鬚髮;即鬚髮都已亂墜。
「椽梠差脫」:「椽梠」譬喻骨節,表示骨齒之朽缺。
「周障屈曲,雜穢充遍」:人體內百骸、九竅、三十六物塵穢交雜,無一是清淨的。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五道眾生,皆不免無常生老病死之苦也。
解義:
此頌譬喻「佛」為三界依歸,故如宅主。三界,喻眾生同業所感之依報。「堂舍」,通喻眾生別業所感之正報。然三界之相,不出無明之三毒,利、鈍之十使,惡見之雜染,顛倒想之細惑也。於器世間五濁紛擾,人的根身則被八苦所束縛,故以這些內容作為譬喻,以提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