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盱衡國際局勢 掌握台灣未來

 |2012.01.07
1228觀看次
字級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新的國防策略,未來戰略部署將大幅轉向東亞,以防範中國為重心。五角大廈公布的戰略報告也指出,長期而言,中國成為區域強權,將多方面影響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

此外,歐巴馬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在亞太經合會之外另起爐灶,意圖掌握亞洲主導地位;中國對此提高警覺,尤其在參與的九個國家,沒有包括中國。白宮則強調目的不在圍堵中國。

中國社科院發表亞太藍皮書指出,目前大國的亞洲戰略是想保持與中國合作,又遏止中國崛起,而南海正是此戰略切入點,都是「圍繞中國」而展開的布局。

歐巴馬的新戰略將大幅刪減軍費,除了縮減軍隊員額,也可能迫使放慢武器研發與生產進程。如此一來,美國是否能繼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引起猜測。

卡特總統任內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近日在「外交政策」期刊撰文指出,美國縮手後,中、俄、印將主宰區域,有八個在地緣政治上居弱勢的國家,將面臨「適者生存」的國際政治新現實。

這八個國家包括喬治亞、台灣、南韓、白俄羅斯、烏克蘭、阿富汗、巴基斯坦、以色列與大中東地區。布里辛斯基指出,兩岸關係近年雖有改善,但隨著美國的衰退,台灣將更難抵擋對岸的壓力,包括經濟吸引力。兩岸統一的時程可能會縮短,布里辛斯基認為,屆時美國將面臨和中國激烈衝突的風險。

布里辛斯基的觀點還待觀察。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亞太防衛論壇發行的二○一二年曆,將我國陸海軍照片,比照日、韓、加等美軍盟邦部隊,首度放在年曆中,標示為台灣士兵(Taiwanese soldiers),戰車上的青天白日國徽清晰可見,成為美軍各國盟邦的焦點。這其中的戰略意義、兩岸平衡策略,不言可喻。

不過,布里辛斯基所提大陸的經濟吸引力,確實是兩岸交流時,台灣能否掌握有利條件必須注意的事實。去年初,大陸經濟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九後,隨之放緩,耶魯大學教授曼沙拉馬尼指出,中國經濟泡沫即將破滅。華爾街日報也指出,中國經濟將在房地產泡沫壓力下重挫;中國央行勢必大幅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但難以力挽狂瀾。

國際機構幾乎一致認定,二○一二年仍將是經濟動盪的一年:歐債危機依舊是頭號殺手、美國動能起落不定,加上伊朗局勢緊張導致的油價效應,地緣政治風險與國際對抗不安,都將影響全球應對經濟危機能力。

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可能在全球供應鏈行業引發連鎖效應,許多國家都會受到不利影響。台灣經濟與大陸有很高的連動性;良好的兩岸政策固然重要,但盱衡國際局勢變化,美國對中國欲迎還拒,台灣處於兩大之間「難為小」。是任人擺佈,還是優遊於兩大之間,需要政府有更前瞻、長遠的規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