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生命的學習歷程】靈性照顧

姚建安 |2012.01.04
871觀看次
字級

陳老先生年近八十,鼻咽癌合併有肝臟和骨頭的轉移,由於腫瘤傷口大出血和劇烈疼痛,被送到急診處作止血緊急處理,照會頭頸部的腫瘤專科醫師後,認為隨時會有往生的可能,且不適合再做治癒性的療法,於是轉介安寧緩和醫療病房照顧。

初到病房時,腫瘤傷口的出血換藥、夾雜細菌感染的惡臭味、嚴重外觀的醜形,讓他十分難過,拒絕親友探視,整日心情陷入谷底,不太愛搭理醫療團隊的成員。

經過醫師、護理師細心、耐心評估病情,處方適當的止痛藥、抗生素,和適時換藥、芳香治療後,讓他的疼痛減輕、異味消失,他與醫療團隊建立良好關係,讓臨床心理師、宗教師等團隊成員接近,處理他的問題。

經過充分了解,知道陳老先生雖然沒有顯赫的事業,但是做人實在,對於家人、朋友的照顧都是盡心盡力,是所有親朋好友眼中的好典範。

住院以來,太太和兒女輪流照顧,看到陳老先生先前大出血、腫瘤疼痛非常不捨,後來經過安寧病房團隊的努力照顧後,身心症狀得到很大的緩解,感到極度欣慰,慶幸來對地方。

唯一遺憾是,大家都不敢告訴陳老先生病情惡化已屆末期,怕告知病情後,會讓病人病情更形加劇,希望醫師與醫療團隊慢慢告知實情。主治醫師將團隊成員中的宗教師介紹給陳老先生,希望能對其進行靈性照顧。

法師探詢病人喜歡聽佛教故事,就簡述西藏著名佛教大師密勒日巴尊者,歷經千辛萬苦的磨練,方得一生成就佛果廣度眾生,以及無著菩薩修彌勒法門的故事。又拿念佛機給他,教他念佛,只見陳老伯除了睡覺休息外,都專心一意地念佛,神情和悅,心境自在。

法師也簡述往生淨土的三資糧─信、願、行。信是信極樂是樂,娑婆是苦。願是願生極樂,願離娑婆。行是至心念佛,臨終乃至十念,皆能蒙佛菩薩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念佛就像受苦時,自然叫「阿母」一樣,深信佛能救護我們離苦,念念至心,念念與佛相應。

陳老先生經由宗教師的循循善誘,對佛菩薩很有信心,內心產生巨大力量。這也是靈性照顧的真義,讓病患對正法感應進而超越身體上的痛苦,達到心靈上的高峰,並對周遭產生良性的互動與影響。

(作者為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 姚建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