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家住屏東縣長治鄉的徐儀錦,嫁入夫家後,開始養豬,因為有著閹豬的好功夫,閹一隻豬不到十秒鍾,人稱「閹豬快手」。三年前,她放下閹刀,重拾書本,回校園進修。今年她推甄研究所,榮登屏東教育大學文創所客語組榜首、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榜眼。她自嘲,從閹豬心得發現,讀書就像閹豬一樣要「快、狠、準。」
四十五歲的徐儀錦,高職畢業後,從事美髮工作,嫁做人婦後,幫夫家養豬,二十年來,不只幫過千隻豬接生,更練就十秒閹一隻豬的功夫,人稱她「豬產婆」、長治第一「閹豬快手。」
徐儀錦是客家人,對於客家語言、文化很熱中,十年前,孩子參加客語演講賽,她充當孩子的小老師,幫忙撰稿、訓練音調音準,沒想到孩子竟能代表屏縣參加全國賽。
自此,每當有客語文化活動,徐儀錦就向老公告假參加,通過客語檢定,現在是客語老師,也是客語薪傳師。
三年前,徐儀錦走出豬場,拉著好友黃秋鳳報考高鳳數位內容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進修部,徐儀錦早上養豬、閹豬、撿檳榔,晚上換掉滿是「豬屎味」的工作服,再背起書包上學去,幾年來,各學期都是班上第一。
明年十月,徐儀錦將成為碩士新鮮人,許多朋友慫恿她,一定要將榜首榜單掛出來,和大家分享。徐儀錦說,只要有心,養豬婦也能考狀元,下筆跟操刀一樣「俐落、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