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你我他】 三家分晉 啟 戰國

苗方 |2012.01.03
1042觀看次
字級

三家分晉是指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這在當時而言,是以下犯上,驚天動地,劃時代的事件,也由此進入更功利、更戰亂的戰國時代。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四○三),周威烈王封三家為侯國,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記載就是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以此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晉國本是春秋時代之大國,長期稱霸中原。驪姬之亂時,晉獻公逐殺諸公,從此晉國不再立公子、公孫為貴族,史稱「晉無公族」;到了晉成公時以「宦卿之適(嫡),而為之田,以為公族」,晉國大夫趙盾又將各家異姓大夫代為公族,自此晉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對於作亂的異姓卿大夫沒有可靠的制約力量。

晉國之卿原有十餘族,到晉悼公(前五七二—前五五八年執政)時,只餘知、韓、趙、魏、范、中行六氏,史稱「六卿」,他們除了左右國政,同時又相互間征伐。西元前四五八年,知、趙、韓、魏四家盡分范、中行氏之地,這四家中,又以「知氏」的勢力最為強大,可說獨擅朝政。

過了三年,知氏恃強,相繼向韓氏、魏氏索地,得了萬戶,意氣更是驕蠻;隨後又向趙氏索地,趙氏不允,兵戈對壘。知氏脅韓氏與魏氏一同舉兵合迫趙氏,在晉陽一地圍攻了三年,甚至引水灌城,依然無法攻下。

最後,趙氏遣說客暗中聯合韓氏與魏氏,曉以唇亡齒寒的利害,反向知氏反擊。結果,知氏被打敗,釆邑被瓜分。從此晉君成了韓、趙、魏三家傀儡,「幽公之時,晉畏,反朝韓、趙、魏之君。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史記.晉世家》)。

西元前三七六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晉被滅。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以後,戰國七雄的局面確立,戰國時代開始。

封建時代,當中央的控制力下降了之後,其下位有權的大臣們就會開始算計,如周王朝被各諸侯算計,各諸侯又被各卿大夫瓜分,而他們的「篡逆」居然被周天子所承認,說明封建秩序及其觀念已蕩然無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