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1731-1815),字姬傳、夢穀,室名惜抱軒,時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幼從伯父姚範習經,隨劉大櫆學文,劉氏讚其「時甫冠帶,已具垂天翼」。
乾隆二十八年進士,任禮部主事等職。乾隆三十八年,清朝立四庫全書館,姚鼐破格賜薦,入館任纂修官。《四庫全書》修畢,辭官講學揚州梅花書院、安慶敬敷書院、歙縣紫陽書院、南京鐘山書院等,與方苞、劉大櫆並稱「桐城三祖」,知名弟子繁多,如方東樹、姚瑩、梅宗亮、吳德旋、陳用光等。有《惜抱軒全集》、《古文辭類纂》,《清史稿.文苑》有傳。
姚鼐堪稱中國古文第一人,論作文以義理、考據、辭章,義理是程朱之學,考據是對文獻的辨別,辭章是講究文采。以陽剛、陰柔區別風格,陽剛是豪放,陰柔是婉約,又擬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為作文八要。姚鼐書法亦佳,時推姚鼐、鄧石如、劉石庵為清代書法之冠。
見其〈岳州城上〉一詩登臨的大器蒼茫:「高接雲霄下石磯,城頭終日敞清暉。孤笻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圍。山自衡陽皆北向,雁過江外更南飛。人間好景湘波上,卻照新生白髮歸。」岳州,今岳陽市,南朝宋設巴陵郡,隋郡改為岳州,又名羅州,唐再設為巴州,又名巴陵郡,宋稱巴陵郡,元改為岳州路,明改為岳州府。
首聯言岳州城高聳摩雲,下探磯岩,城樓徜徉在麗日映照中,開局氣勢巍峨,景致稜峻。
頷聯敘獨杖單影登臨城樓,落日迤邐千里,青天白波圍匯涵融。此聯空間遼穹,更形詩人孤單情緒。
頸聯描自衡陽後,山勢朝北,回雁橫江南翔。南嶽衡山位湖南衡陽之北,始封於唐虞,古名壽嶽,回雁峰為南嶽第一峰,傳說北雁南來過冬,待春暖返歸;另說山形若大雁突頸立首,展翅飛翔,見唐王勃〈滕王閣序〉:「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明陳宗契〈詠南嶽詩〉:「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來第一峰」。
尾聯嘆湘江匯集人間勝景,卻是臨水折映白髮清晰,獨自歸去,收攝悲涼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