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阮愛惠大樹報導】佛館各展覽館啟用第一天,十萬人次進出,人潮如織,但因各處明亮寬敞,動線設計良好,人來人往卻不覺壓迫。
佛館開幕活動之一的「楚風湘韻─湖南民藝民風民俗特展」區,這裡除了有圖文並茂的展板,及二百餘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品展示外,還從湖南各地邀請了湘繡、苗畫、長沙棕編、湘西竹編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現場表演、示範,民眾和湘繡大師江再紅、柳建新等藝師互動頻繁,讓藝師在現場的獻藝也更帶勁了!
「楚風湘韻」民間樂舞昨天在佛館作第二場演出,也是他們在台灣的最後一場演出。如同前一日兩千座位坐得滿滿,觀眾掌聲雷動。中國藝術研究所所長田青教授指出,佛館的展廳和表演廳,比其他地方都專業。
田教授也說,在「楚風湘韻」裡演出的五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這次來台,他們參觀佛光山及參加佛館的開幕式,不但心靈震撼、靈魂提升,眼界也為之開闊。
雖然來到佛光山掛單,住宿的條件遠不如在台北的大飯店,剛開始演員不太適應;但在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介紹佛光山及講解佛教的基本知識後,這些第一次進寺院、第一次接觸佛教的少數民族青年仿如啟智開悟,所有人都高高興興地視佛館的演出為一生中最榮幸的機緣。
更殊勝的是,昨天在舍利安座大典前,古丈苗族的十三位少女鼓手在菩提廣場獻上「四方鼓舞」時,現場觀眾一再喝采並且要求重演一次,這對演員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經驗;但由於觀眾的熱情,以及敬佛的一份誠心,演員於是再接再勵,第二次打得比第一次更賣力,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