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副總統在出席一所科技學院改制大學的揭牌典禮時表示,全球經濟遭失業及企業找不到人才等問題,企業找不到人才代表學用有落差,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從教育著手。
蕭副總統的意思應是,學校所學到職場要能立即使用,這就是即戰力概念。即戰力就是一找到工作,馬上可以開工,能處理遇到的問題,就比別人有更多機會,待遇也會較好。
學生打工有人認為「笨」,有人認為「聰明」,到底好不好?以就業力比較,據筆者觀察,技職體系的學生打工的比例很高,大部分希望能有一技之長,因此到企業可以立即上手的比例,高過大學畢業生;但政府補助較多的高教體系,學生因打工,學業成績表現不理想,有時反而影響求職第一關的篩選。
學生打工好不好不言可喻,不過,仍需要適當,不要因打工荒廢了學業。
但這都僅止於專業的提升,似乎還欠缺了什麼。《八大人覺經》提到「世間的知識是有漏學,佛法才是無漏學」,世間的知識利害參半,就像科學,一方面造福人類,一方面也有可能危害人類,例如炸藥可幫忙開發建設,但同時卻造成武器發展,造成戰爭的殺戮。
佛教的三無漏學是戒(持戒)、定(禪定)、慧(智慧)三學,慧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慧就是智慧,除了人世間有漏的專業知識,大家更要能覺有情,更要修智慧,才能有漏無漏雙學兼修,真正擁有職場即戰力。
本榮(桃縣中壢/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