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頭堅 kenworker
另類台灣之光
當初收到天下雜誌的友人指名邀請為《飛羽台灣》寫推薦序,我有點訝異與困惑;畢竟,儘管自己在旅遊這個領域小有名氣,可是說起賞鳥,還真是門外漢。後來,當友人寄來 John & Fish 的一部分攝影作品,以及他們的 Flickr 網路相簿連結;我細心觀看之後,漸漸地捕捉到一些原本朦朧的感覺、終能理解他想讓我看到的美麗境界。
怎麼說呢?許多認識「工頭堅」較久的人,都知道我原本是個網路趨勢觀察者、也是網際網路的信徒。我覺得,網路以及數位時代的來臨,提供了許多更便利與相對平價的創作與發表工具,諸如越來越精良的數位相機、以及越來越簡易的部落格或相簿上傳平台;使得許多原本並非從事影像或文字創作的人,只要擁有獨特的眼光與美感、專注於某個特定的領域的觀照,都能夠讓世人有機會欣賞到他們的作品;所以我常說,這其實是個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旅遊作家的時代。
話雖如此,真正要達到藝術的境界,依然必須有相當的天賦、加上熱情與堅持,方能獲得眾人的肯定與欣賞。
本書的作者之一John,便是在這個數位、網路時代「橫空出世」的生態攝影藝術家;五年前,他只是一家小軟體公司的老闆,而 Fish 是他的助手。為了紓壓,他們開始結伴到戶外拍攝鳥兒,拍著拍著,竟然發現了自己非比尋常的天賦;當他們將相片上傳到國際性的 Flickr 相簿平台後,獲得了來自海內外的熱烈肯定與迴響,至今接近三百萬人次的點閱率,其中大多數是老外;甚至已有網友追尋他們的拍鳥路線、來台獵取這群飛行精靈的美麗身影。這,難道不是一種網路時代才有的、另類觀光行銷的傳奇嗎?
說到台灣美麗的生態與鳥類,令我回想到許多年前,剛開始學習當一個導遊、領隊時,也是先從本土的行程開始;有一回跟著一位資深領隊「逍遙」到福山植物園實習,這位大哥本身就是喜愛賞鳥的人士,因此總是隨身攜帶著賞鳥用的高倍望遠鏡以及腳架──這麼說來雖然有些不敬,但是當時我真的不太理解賞鳥有什麼樂趣可言;正當沉醉在水生植物池那原始的風景,只見他興奮地低聲喚我過來,透過望遠鏡的鏡頭觀賞池畔水鳥,才當場被鏡頭中的多彩飛羽給震懾;那幾乎是一種令人屏息的美麗。在那一刻,我才瞭解到,原本綠意盎然的景色固然美麗,然而林間畫龍點睛般的鳥類身影則更為醉人。
John & Fish以台灣的鳥兒為主角,不僅向世人展現了台灣珍貴的生態之美,也為他們自己帶來了自我實現的機會。如今,他們已經將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管理,專心拍鳥,當起藝術家,作品在藝廊展售;這,難道不是一種另類的台灣傳奇、台灣之光?更可貴的是,從他們已經進入藝術境界的作品中,或許能夠讓更多人深刻體認到,並非只有開設賭場或興建觀光飯店才是吸引旅客的方式;如果能夠珍惜台灣多彩的生態資源,或許我們就能創造更為永續、生生不息的旅遊模式。
我期待能夠有更多人理解 John & Fish 作品所代表的深刻意涵,也期許自己能夠向他們的精神學習!
(作者為資深部落客、國際領隊、旅遊節目主持人,現任職於雄獅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