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意遇上科學 --人本關懷的發明

徐義權 |2011.12.23
735觀看次
字級

文/徐義權(巴黎國際發明展台灣代表團團長)

曾榮獲2010年巴黎國際發明展金獎殊榮的蕭先生,堪稱台灣投入奈米觸媒科技研究的先驅之一,有感於21世紀人類存亡的最大威脅是病毒,他在十餘年前投入許多資源,積極研發Bio-Kil無藥殺菌技術並獲多國專利。

Bio-Kil奈米殺菌技術不因光線、溫度、溼度影響效果,可用在空調設備的濾網,或用在手術衣褲、口罩等產品。如圖所示,以流感病毒為例,其傳播模式為接觸傳染及飛沫傳染,當空氣中的流感病毒細胞碰觸到濾網上Bio-Kil的奈米刺針,病毒細胞的外膜會被刺破而消滅,在SARS疫情肆虐台灣期間,蕭先生免費支援殺菌空調設備及專業團隊給台大、榮總、國泰等多家抗煞醫院。老天不會虧待善心者,因奈米無藥殺菌效果非常好,世界衛生組織在亞洲的最高等級防疫醫院—新加坡陳篤生醫院,目前已經全面採用Bio-Kil殺菌技術,而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空調系統也採用這種殺菌技術。

筆者曾請教蕭先生,投入奈米科技需很多資金,難道不怕其高風險性?蕭先生透露,Bio-Kil的靈感是上天給的禮物與任務,有一次在研發汽車排氣觸媒轉化器實驗中,靈光乍現發現奈米技術也可以殺菌,蕭先生相信是上天要他關懷眾生,動腦筋研發的初衷不是為了發財,而研發的前期當然是投資再投資,現在則技術已經成熟,且能商品化營運獲利。

最近幾年,有愈來愈多我國的年輕學子投入創新發明,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朱興華副局長,不久前在U-19創意競賽頒獎典禮中表示,去年我國在國際發明展獲得兩百多件獎項,今年則大幅提升為七百多件。

以今年U19全國創意發明競賽為例,有許多組19歲以下學生發明家的創作,都是從人本關懷為出發點,而最高榮譽獎是由竹科實驗高中廖君宇同學獲得,其「救命之窗」創作是觀察到屢屢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於是構想以特殊材質玻璃為基底,當偵測到室內一氧化碳濃度過多,窗戶就會碎掉,使室內通風達到救命境界;評審們認為此一創意作品,由關懷生命出發且具實用性,保命又容易安裝。此外,中華藝術學校的孫詩婷等三位女同學,針對小孩走失問題有了「親子手環」創意,其實這種構想對於失智老人的照護也會有貢獻。

另外,永靖高工陳亮吟等四位同學,針對酒駕違規屢屢造成許多家庭的破碎,有了「酒鑰─不違規」創意構想,讓喝醉的人發不動車子。從U-19創意競賽的眾多具有人本關懷的創意作品中,筆者認為,台灣下一代的創意教育水準很不錯。(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