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名勝-- 南普陀山

文與圖/黃逸稜 |2011.12.21
1592觀看次
字級

中國浙江省有一座普陀山,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與五台山、峨眉山和九華山共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而在南方福建省廈門島上,也有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寺廟,與浙江普陀山相似,一樣歷史悠久,被稱為「南普陀山」。

南普陀寺最初的名稱為「泗洲寺」,建於唐朝末期,距今已一千多年了,自建寺以來,一直是福建沿岸人民的佛教信仰中心。古剎建在廈門島東南方的五老峰下,依山勢興建了幾座佛殿,殿堂雕飾精美,氣勢宏偉。

不過,現在所看到的寺廟建築,並不是唐朝所保存下來的,歷史上,南普陀寺曾經重建過幾次,元代時被廢寺,明末毀於兵火,直到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才由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而成。因為五老峰位置在觀音菩薩原祀地浙江普陀山的南邊,因此就將它稱為「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前有放生池與二座萬壽塔,進了寺院大門,就看得到幾座經典建築。大雄寶殿是主要建築,供奉三寶佛。大悲殿原建於明朝,供奉觀世音菩薩,香火鼎盛,被燒毀後又重建幾次。大悲殿後方是藏經閣,藏經閣後面的懸崖大石有一個巨大的「佛」字,為清光緒年間寺僧振慧法師所題。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寺院旁邊的閩南佛學院,一九二七年由太虛法師創辦,多年來孕育出很多著名的佛教學者,分布於世界各地傳授佛學教義。

南普陀寺的素菜也是出名的呵!有機會來到這裡,一定要訂一桌素席,誠心享用。寺廟實業社餐廳也提供好吃的素餅,是最佳伴手禮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