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上去玩」原本是一件雙方都開心的事情,但飼主「突然」變臉、甚至出手打狗,就會讓狗狗很困惑、很挫折。「為什麼剛剛可以玩,現在卻不行?」每次撲主人玩耍,都會被處罰嗎?又不是,因為下次主人回家的時候又抱著我玩了。但有時候我撲上去,又會被打。「到底是怎樣?」
這種衝突不只會讓狗狗很困惑、讓飼主很煩躁,更嚴重的是,長遠來說會破壞人犬之間的和諧關係,讓彼此的生活變痛苦,後果不堪設想。所幸,這種狀況並不難解決。
首先,要請狗狗的主人了解狗的天性,狗狗會做出飼主不喜歡的行為必有其原因,找出原因之後就容易對症下藥,徹底改善。因此,要改變這個行為,從飼主的部分著手,減少不當強化行為的發生。
第二個可以協助改善這種行為問題的方法是帶著狗狗去接受親職教育:基本教養課程。課程可幫助飼主理解狗狗的行為並用適切的方式引導,培養狗狗的穩定性,而不需要用體罰的方式來傷害狗狗的身體或心靈。
第三個重點在於「疏洪之道」──大禹治水,疏而不堵;狗狗好玩的情緒也不能一味防堵,沒有抒發管道。充分的運動與遊戲,是狗狗每天必需的精神食糧;每天平均出門運動達半小時至兩個小時不等的狗狗,情緒穩定性表現,比整天關在家中的狗狗要好。因此,要讓狗狗減少「沒事一直吵著你玩」的情況發生,每天帶牠做足量運動是治標又治本的好方法。
狗狗是和人類很有緣的動物,也是人類絕佳的同伴、朋友。牠會時時觀察飼主的舉動與情緒,因應飼主的行為而做出「牠覺得適當」的對應行為。有的時候,狗狗認知的「適當」與人類的認知不同而導致摩擦。這種時候,只要飼主願意仔細觀察、將心比心,就不難找出解決辦法、重新回到人犬和諧相處的美麗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