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座山 下

林少雯 |2011.12.09
936觀看次
字級

從圓、緣到護生

傍晚時分,參觀佛館歸來,星雲大師已經坐在輪椅上等我們。

大師八十五歲了,雖然長年被糖尿病所擾,眼睛和腿都大不如前,但依然神采奕奕,笑容滿面地與我們談天。

病痛和年長,是佛教經典中所言的生命真相,以成、住、壞、空來示現;大師不但不以為意,還經常以此教育弟子,並維持生活作息規律自然,而且每天堅持寫一百張書法。

《旺報》副社長刁明芳請示大師,時值建國百年,可以用哪一個漢字來代表這特殊的一年。

建國百年,兩岸關係依然撲朔迷離。大師說,他經歷過戰爭,深知戰爭的殘酷無情,戰爭期間百姓受苦,民不聊生。在這建國百年之際,若要以一個字來代表這一年,他選「圓」字。圓,是圓滿的意思,他希望不要再有戰爭,並盼望政治上、社會上、經濟上,以及更多層面上,都能透過文化和宗教等的交流,逐漸弭平紛爭。大師還說,兩岸關係的和諧,需要「緣」;有了「緣」,才能有兩岸和美的「圓」。

大師精神好,陪大家一起用藥石。晚齋時,大師提到佛館迴廊外牆上豐子愷先生的護生畫浮雕。大師說,護生畫是最好的生命教育,教導人眾生平等,護生戒殺,愛惜生命。大師認為豐子愷了不起的地方是他重承諾、重情意。

護生畫是豐子愷先生允諾恩師弘一法師要完成的終生功課。他歷經艱辛萬難,用四十六年時間終於完成六冊的「護生畫集」。這份師生情誼,最令人感動。豐子愷先生的女兒豐一吟女士,後來臨摩父親的護生畫,還送了許多幅給大師,現在都收藏在「佛光緣美術館」內。

晚齋結束時,已八點多,大夥才依依不捨地向大師道晚安。

暮鼓晨鐘

晚上九點半,我們跟隨著《人間福報》社長妙開法師的腳步,來到「觀音殿」。佛學院的學生剛做完晚課,從殿內安靜無聲地魚貫而出,回到佛學院內準備安寢。

一天的作息結束了,院內擊起暮鼓。敲鼓的法師,將鼓,擂得熟練自在,萬分隨意。那鼓聲,從細細碎碎到急急切切;從細水長流至洶湧澎湃,然後轉而悠然沉穩,萬慮皆息;那種恰恰用心恰恰無心,將聽鼓者帶入寂靜而忘塵的境界,漸漸地忘塵而息,息念而忘,忘無所忘。當妄想在觀照之下泯除,而至寂靜無念時,那種寂寂,那種惺惺,那種覺照,那種凝然,都化入蒼穹,頓入亙古……

佛光山的夜,在暮鼓聲之後,漸息了……

抬頭仰望天際,星光閃爍,如鑽石……

南台灣的夜,漸深了……

一夜好眠……

清晨五點半,山上的晨鐘敲響,五點四十五分佛學院的學生魚貫進入觀音殿作早課;法師及上山的信眾也盤坐在大雄寶殿作早課。

一天又開始了,佛光山的清晨,忙碌中充滿歡喜,也充滿法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