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大慈育幼院50週年 藝術引導 彩繪大慈院童生命 林少雯 |2020.09.11 語音朗讀 21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慈育幼院創立50年,今年8月9日舉辦「感恩歡喜大慈日」,大眾歡唱〈生日快樂〉。圖╱大慈育幼院提供、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大慈50週年獻給大師的拼圖賀卡。圖╱大慈育幼院提供、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院生古志勇藉由繪畫表達感恩,與師公心靈對話。圖╱大慈育幼院提供、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古志勇(灰衣)指導長輩線條練習。圖╱大慈育幼院提供曾黎明老師(右一)帶著孩子到錄音室錄製歌曲。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孩子們多才多藝,表演經驗豐富。圖╱大慈育幼院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林少雯只因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一句「要給孩子藝術的人生、勤奮的人生」,大慈育幼院的王子和公主們,在師長的規畫帶領下,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利用課餘學唱歌、跳舞、樂器、製作花車,以及各種才藝、表演,十八般武藝沒有一樣難得倒他們。這一切得來不易,除了院內法師和老師的努力,功不可沒的就是義工老師的盡心栽培。三十多年如一日,莊正國老師發掘孩子在繪畫方面的興趣,還兼生活良師,矯正孩子的習慣和情緒問題。孩子們知道,將來能不能成為畫家不要緊,藝術修養可以提升心靈也能自娛,個個歡喜學習。在高雄壽山寺、屏東講堂、南台別院和日本法水寺等海外道場巡迴開畫展,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肯定。莊老師不辭辛苦帶孩子去戶外寫生,讓他們學會觀察,將來也能應用在觀察人事物,一生受用無窮。真心陪伴 引導向善當一個孩子的爸爸不容易,何況當一群孩子的爸爸,更是大不易。沈洸洋老師是大慈的課輔老師,也是孩子們心中的爸爸。沈老師每週一來輔導孩子功課,住一宿,孩子們會真情的擁抱他,向他傾訴。他關心孩子的品格教育,孩子畢業時,也會像爸爸一樣去參加畢業典禮。沈老師知道孩子終有一天要長大離家,去服務社會,因此常帶孩子們去認識職場,讓孩子知道必須有所付出,才能有收穫。賺到錢也不能亂花,要懂得如何理財,才能不虞匱乏。在陪伴孩子的歲月中,功課不論好壞,都給予親情支持,重要的是觀念的改變,人格特質的培養,在長期陪伴中引導孩子向上向善。良師栽培 展現自信莊膺勳老師2007年開始跟大慈的孩子結緣,帶著孩子舞出不一樣的人生。他除了挖掘孩子潛力,也陪著到海外表演,訓練孩子每年花車遊行的舞蹈,十多年來未曾停歇。孩子在學舞的過程中,性情也大大改變。在汗水淋漓中,耐受度變高了,個性在磨練中轉變。練舞遇到瓶頸和挫折,他們彼此鼓勵、共度難關,團結和扶持讓感情更濃厚了。在掌聲和榮光中,孩子們沒有驕氣,沒有傲氣,師公星雲大師行「三好」的教誨,在內心生了根,改變了孩子對人生的看法,他們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逐漸變得有自信又歡喜。三十多年的歲月,一轉眼就過去了。曾黎明老師就讀大二時,來教夏令營的孩子唱歌,至今仍風雨無阻陪伴大家,並帶著孩子做文化交流、錄製CD,傳唱到全球五大洲,也藉此引發孩子認識音樂之美,從學習中找到人生的方向。曾獲「人間音緣」徵曲比賽全台第二名的路易士,長大後從事音樂創作;黃姓院生唱歌跟著節奏搖擺,總跟別人反方向,加強訓練,練到有信心了,方向就對了。師公到揚州演講,孩子們到現場唱《心經》,唱到一半,音樂忽然斷訊,孩子們繼續清唱到完,贏來如雷掌聲。因為他們有自信的出場上台,笑容滿面。這就是大慈傑出、可愛的王子和公主,遇見了良師的栽培,成為前途最有力的助緣。取之十方 用己所學回饋大眾半個世紀的光陰,大慈育幼院陪伴了千位的院生成長,至今年紀最大的院生已有60歲了,然而他們在法師、師長、院裡的兄弟姐妹,以及社會善心人士的陪伴下,所獲得的愛與關懷不比別人少,甚至獲得更多的發揮舞台,以及走向國際的機會,拓展生命視野,甚至透過所學回饋社會。三好四給 豐富教育在台北經營設計公司的姜文中,將傳統工藝結合創意與生活,製作出許多生活化且令人愛不釋手的用品,也常接受採訪,闡述設計理念。啟發他走上藝術設計,佛光山占很大的因素,美術館、寶藏館,還有國際級的佛陀紀念館,欣賞藝術近在咫尺,這些都是他的啟蒙老師,「最重要的是,大師將佛法和藝術結合」,也因此促使他決定就讀佛光山南華大學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現為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很多人會以悲憫的眼光看待育幼院的孩子,但我不覺得我們和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姜文中說,在大慈家園大家不分年齡共同生活起居,還有老師的帶領,「很有家人的感覺」,加上有師公、導師、院長的照顧,無論物質、心靈都不覺得匱乏,非常幸福滿足。他也希望將學習到的「三好」、「四給」傳遞給更多的人,讓大家知道在大慈家園成長原來是如此幸福。身為原住民布農族的古志勇,從2000年到大慈育幼院,至今整整20年。在育幼院學習繪畫所打下的基礎,讓他現在可以自食其力,曾在多個佛光緣美術館分館舉辦展覽,目前在學校、社區擔任美術老師,也教導大慈的弟妹們畫畫,他以繪畫回饋大師,並說:「師公像爺爺般慈祥,給人很安心的感覺,因為這位爺爺,我才能安心地住在這裡,學習正確的東西。」古志勇在九二一地震那一年,遭遇到母親過世等一連串家庭變故,曾經吃泡麵度日。後來在學校主任協助下來到大慈育幼院,當時主任看到育幼院擺放整齊的鞋櫃,讚許:「可見這裡注重生活教育,環境一定很好。」表演供眾 自利利他就讀輔英科大職業安全衛生系的金易德,自國小五年級來到大慈育幼院,曾經很迷惘、缺乏安全感的他,在開始學習唱歌跳舞後,逐漸變得更快樂了。他曾隨著育幼院到日本、關島交流,除了增長見聞,也在當地老人院表演,「能夠帶給大家滿心歡喜,自己也生起很大的信心。」金易德現在也是佛光青年,他最感謝的人是星雲大師,成立育幼院、給予大家寬廣的學習空間,希望他們未來有成就,「希望在大慈這個大家庭,無論要成家立業,或是還在育幼院的大家,都要相信自己。」就讀佛光山普門中學高中部的潘姓院生表示,她在大慈這個家學到很多才藝,有獨輪車、書法、長笛等,現在更是多個才藝班擔任班長,「這是師長的肯定,也讓我更有承擔力。」潘姓院生曾參與社區的活動,發覺到社區的爺爺奶奶是一群很可愛的人,有感現在高齡化社會,因此將未來的職涯設定在長照。潘姓院生說,很感動師公創辦育幼院,讓他們彷彿有大樹的庇護,可以無憂無慮地長大,且培養堅毅的精神。她想告訴弟弟妹妹們,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要放棄,失敗了還是要一次次嘗試,勇敢突破,讓自己更有信心、更有希望。 前一篇文章 佛光山大慈育幼院50週年 滿載愛與希望 大慈育幼半世紀 下一篇文章 三好人生 佛光山徒眾 聯展二百餘件創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光明大學好苗子 獲菲國傑出學生獎美國靈祇精舍落成開光 西來寺見證歷史北美洲聯誼會 AI翻譯助跨文化弘法 作者其他文章【豐子愷.護生畫集】 慧犬【豐子愷.護生畫集】 訝其不類【豐子愷‧護生畫集】為母乞命【豐子愷.護生畫集】 鸛雀之家【豐子愷‧護生畫集】 大丹一粒擲溪水 禽魚草木皆長生【豐子愷‧護生畫集】 螞蟻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