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黃昏時的太陽,一整輪橘紅慢慢西沉,在愈來愈濃的暮靄中,漸漸淡去。在準備晚餐之前的一段空檔時間,我最愛站在住家十二樓層的陽台,眺望欣賞小鎮的黃昏時光。公寓大樓在這裡只有少數幾棟,最多的是三、四層樓的透天厝與平房,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一起沐浴在暖暖的秋陽餘暉中。五點多鐘,是下班與放學的時段,街道上有汽車、摩托車、腳踏車、行人,不像大都市尖峰時刻的擁擠與吵雜,小鎮的交通在安靜中流動,即便在沒有紅綠燈的交叉路口,也有你先我後的從容,大家遵循著默契進行,交通規則在這裡似乎不太需要。
小鎮裡只有一所國中,騎著腳踏車或步行的國中生,在放學鐘聲響起後,開始從學校流出。沿著綠茵的公園大道,經過熙來攘往的黃昏市場,這些穿著學校顯目運動制服的橘色小點,很快分散在每個街道上。有的在賣鹹酥雞的攤子前停下來,買塊香噴噴的雞排,安撫青春易餓的胃;有的三三兩兩,邊走邊和同伴嬉鬧著。我等待的那個身影終於出現。就讀這所國中二年級的兒子,手提著學校的藍色手提袋,背上背著沉重的書包,從街角轉入我的眼簾,大步往家的方向前進中,我知道不到一分鐘時間,他就會走進大樓坐電梯上來。「我回來了!」伴隨著手提袋裡便當盒和湯匙互相撞擊發出的聲音,他人已來到廚房。「晚餐吃什麼?」檢視一下流理台上他喜歡的菜色,滿意的先去洗澡了。
曾經在城市裡工作,和大家擠著捷運上下班;曾經和同事們在全天運轉的冷氣房裡,思索著召開記者會的題材,但最後我還是選擇回歸到只是平凡小鎮裡的一個平凡母親。在黃昏裡等著孩子放學回家,讓他打開門,就能喊一聲「我回來了」,洗完澡後和家人一起在餐桌旁坐下來,吃著豐盛的晚餐,分享白天裡發生的點點滴滴。
就是這麼普通平淡的每一天,建構了我的幸福。像一輪黃昏的秋日,既不耀眼更不奪目,只是溫潤柔和的奉獻著僅有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