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 為身心障者開藝術之門

李祖翔 |2011.12.01
862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多重障礙者也有選擇想從事行業的權利嗎?接受伊甸基金會輔導的美藝班學員,寧願放棄得以溫飽的清潔工作,轉而投入繪畫、賣畫的生涯路,他們的畫作不但受到科技新貴的青睞,現在還想透過與企業合作,讓更多人鼓勵身心障礙者創作或職能重建。

今年三十四歲的潘聖中,是伊甸萬芳啟能中心美藝班的學員,只間斷性的學習繪畫十年。由於他腦性麻痺、四肢萎縮的緣故,無法平塗,美藝班的學長建議他改用點描法作畫,畫風更顯特殊。

潘聖中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一幅畫,義賣雖有市場,收入卻不理想,所以他每天習畫八小時,下課還要到台北火車站賣口香糖,「即使再辛苦,我也要畫下去」,因為過去遭同業輕視、欺負,現在畫技受到肯定,有自信的日子才開心。

另一位多重障礙者吳宜芳,同樣放下清潔職務選擇繪畫,現在他們倆的油畫都被製成明信片,作公益使用。而合作的雲朗觀光集團公共事務處協理唐玉書表示,民眾在全台十一家飯店入住時,都會得到兩張明信片,飯店不僅資助郵資,而且每寄出一張明信片,會再捐一百元給基金會,民眾也可把零錢放入愛心信封袋,捐給身心障礙者,此外集團捐贈美藝班學員每人一年份的畫具與顏料,鼓勵創作。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崔彬強調,寄明信片是「把愛傳出去」,捐零錢則是「把愛留下來」,希望藉由為期三個月的活動,為身心障礙者開起另一扇就業大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