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多重障礙者也有選擇想從事行業的權利嗎?接受伊甸基金會輔導的美藝班學員,寧願放棄得以溫飽的清潔工作,轉而投入繪畫、賣畫的生涯路,他們的畫作不但受到科技新貴的青睞,現在還想透過與企業合作,讓更多人鼓勵身心障礙者創作或職能重建。
今年三十四歲的潘聖中,是伊甸萬芳啟能中心美藝班的學員,只間斷性的學習繪畫十年。由於他腦性麻痺、四肢萎縮的緣故,無法平塗,美藝班的學長建議他改用點描法作畫,畫風更顯特殊。
潘聖中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一幅畫,義賣雖有市場,收入卻不理想,所以他每天習畫八小時,下課還要到台北火車站賣口香糖,「即使再辛苦,我也要畫下去」,因為過去遭同業輕視、欺負,現在畫技受到肯定,有自信的日子才開心。
另一位多重障礙者吳宜芳,同樣放下清潔職務選擇繪畫,現在他們倆的油畫都被製成明信片,作公益使用。而合作的雲朗觀光集團公共事務處協理唐玉書表示,民眾在全台十一家飯店入住時,都會得到兩張明信片,飯店不僅資助郵資,而且每寄出一張明信片,會再捐一百元給基金會,民眾也可把零錢放入愛心信封袋,捐給身心障礙者,此外集團捐贈美藝班學員每人一年份的畫具與顏料,鼓勵創作。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崔彬強調,寄明信片是「把愛傳出去」,捐零錢則是「把愛留下來」,希望藉由為期三個月的活動,為身心障礙者開起另一扇就業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