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失眠是困擾現代人的問題之一,中醫師指出,除了靠藥物外,可用簡單穴位按摩加上藥膳飲食來自我調養,慢慢改善狀況。
衛生署胸腔病院中醫師楊正田表示,除了疾病、藥物或環境等因素引起的失眠,常找不到原因,建議有失眠困擾的民眾,從養成規律作息開始。
楊正田說,晚間十一時到凌晨二時是人體褪黑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刻,入睡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十二時。睡前少量飲酒雖可幫助入眠,但會導致早醒,不建議以酒精當助眠劑。睡前不要吃太飽或從事劇烈運動。
他說,穴位按摩及針灸是中醫治療失眠利器,民眾在空檔時間,可自己按壓手上的內關、神門兩穴位,或按摩頭頂上的百會穴,幫助寧心安神。
楊正田指出,中醫治療失眠時也常輔以藥膳與飲食療法;人參、紅棗、桂圓、百合、山藥、酸棗仁、小麥、甘草、米、牛奶、雞肉、豬肉、鮮魚、鮑魚等材料可變化搭配。
他說,民眾可用甘草、小麥、紅棗煮成甘麥大棗湯,平日當成開水飲用,對失眠症狀的改善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