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許多人誤為糖尿病發病原因是愛吃甜食所致,其實這是倒果為因的迷思。糖尿病患由於血糖代謝異常,不得不節制醣分攝取,並不表示多數患者是過食醣分而致病。
事實上,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沒有愛吃甜食的習慣,如今醫學實證已證實,愛吃肉食或每天吃蛋,才是糖尿病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
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重點類似,皆要注意飲食和控制體重。飲食方面,營養素仍要均衡,但要少吃會讓血糖急速上升的食物,例如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或麥芽糖的食物;在控制體重方面,每星期要固定運動,最好是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對初發病的人來說,如果靠飲食和運動,就能使血糖維持在標準範圍內,那麼藥物的使用就非必需,可惜現代人肉多、油多、鹽多、蔬菜少,使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人愈來愈多,改變飲食習慣才是根本解決之道,蔬食已被證實是正確有效的飲食方式。
對糖尿病者而言,醣類依然是最主要的熱量來源,不能因為害怕血糖高而完全不吃,而是要選擇正確來源,且不要超過身體所需。有些醣類會延緩血糖上升,例如燕麥、大麥、果膠、仙草膠、蒟蒻、愛玉或洋菜等,它們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減緩醣類吸收,但不宜加糖煮成甜湯。
此外,吃蕎麥、小麥、玉米、地瓜、豆薯、馬鈴薯、蓮藕和豆類等「抗性澱粉」食物,含有人體較難完全消化吸收的澱粉,也有助於血糖控制。每日攝取二十五至三十公克纖維,也可改善胰島素的耐受性;纖維僅存在於全穀類和蔬果中。
原則上水果的種類不需限制,但份量控制在每日兩份,且不宜以果汁飲料代替。蔬菜每日建議量在四至七份,比平常人多一至二份,這是因為水果被限定份量,而由蔬菜來補足。蔬菜以當季為主,種類不需要限制。
澱粉和纖維可吃,砂糖、果糖和葡萄糖等精製糖類不能吃,因此,蛋糕、甜點、冰淇淋、汽水、果汁、糖果等零食盡量不要吃,白飯和白麵條這類過度精緻的主食也不適合。
烹調方法以清淡為主,含糖烹調如糖醋、茄汁、蜜汁或醋溜都不適合;建議改以水煮、清蒸、涼拌、清燉、滷烤等低油的烹調方法,要加強口味可用些香辛料。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