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羅池廟迎享送神詩碑

陳俊光 |2011.11.24
1458觀看次
字級

〈羅池廟碑〉即〈羅池廟迎享送神詩碑〉,或稱〈羅池銘辭〉,因句首有「荔子丹兮蕉黃」,因此又可稱為〈荔子丹碑〉。此座碑刻是以蘇軾真跡勒石而成,完成於南宋嘉定十年。
〈羅池廟碑〉現存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侯祠內,祠堂中並立的兩件「荔子丹碑」最引人注目,右側是宋代原作,左側為仿宋清朝複製品。由於是韓愈〈柳州羅池碑〉的讚詞,又是蘇東坡的書法寫成,且內容記述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之生平事蹟,故又稱「三絕碑」。
蘇東坡晚年貶官至廣東惠州,曾應柳州人的請求而書寫了該碑的讚詞部分,彼時東坡先生屆於花甲之齡,觀此書風已是人書俱老,積高而沓深,顯得磅礡澶漫,所以遠大者也,其根柢則源自於顏真卿〈東方先生畫贊碑〉。
黃山谷有言:「東坡嘗自評作大字不若小字,誠然。大字多得顏魯公東方先生畫贊筆法……無秋毫流俗。」但東坡先生亦曾言:「我書意造本無法。」其實,他說這話是把「法」熟透了,全然融會於胸中,所以一舉手即無一不合法度,亦即孔夫子所謂:「從心所欲不逾矩。」
凡事自有本末,因此先後有序。莊子說「筌」(補魚竹具)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獵具)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假設魚兔未得,而先棄筌、蹄,就永遠得不到魚、兔了,一個學書法的人未達成功的境界就捨「法」,其結果可想而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