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實,癌症與飲食密切相關。近年來,不斷西化的飲食型態讓癌症發生率節節攀升,飲食中包括動物性飽和脂肪、燒烤及煙燻肉類、荷爾蒙(雌激素)、醃漬品、發霉食品、食品添加物(人工甘味劑、螢光增白劑、非法及過量的防腐劑等)都是危險的致癌因子,遠離或減少這些因子是防癌的基本之道。
相對於肉類中的動物性蛋白質,及飽和脂肪引發癌症的高風險,植物性飲食已被證實具有預防癌症的作用。癌症患者生病後改採蔬食有助抗癌,因為許多蔬果均含有防癌物質。
麥麩、米糠及蔬菜中所含的纖維,能降低結腸癌;全麥、糙米、胚芽中的類黃酮及維生素E,能預防攝護腺癌;黃豆中含有異黃酮,可阻斷體內過盛雌激素致癌的威脅,預防乳癌發生或復發。
另外,十字花科的花椰菜、高麗菜、白菜結球、白菜等含有的異硫氰酸鹽;番茄的茄紅素、胡蘿蔔及紅地瓜的類胡蘿蔔素、咖哩的薑黃素、柑橘類水果中的單帖類、和許多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C,都具有抗氧化、防癌及抗癌功效。
癌症病友的膳食設計可分為治療期及恢復期。在治療期宜採用少量多餐(二至三小時一次)、高熱量及高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方式,在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必要時也可攝取適當的營養補充品。相對地,恢復期的飲食較接近於正常飲食,可將飲食視為調養或防癌,攝取有益的抗癌食物,以增強體內的免疫力及毒素排除。
全穀根莖類是供應身體熱量的需求,可採用糙米、胚芽米、全麥麵條或含澱粉質的根莖類,例如地瓜、芋頭、山藥、蓮藕等,此類食物中的高纖維素也可以幫助腸道排除毒素;蛋白質類以黃豆及其加工品為優選,因為黃豆中的異黃酮具有防癌效果,但要注意選擇無防腐劑或非基因改造的黃豆。
蔬菜類可選擇十字花科蔬菜,含有抗癌化合物,或以多種顏色的蔬菜混合搭配,不僅色彩豐富可提高食慾,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水果類則適合選擇柑橘類等富含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的水果。平常也可以喝些富含茶多酚的綠茶、烏龍茶或龍井茶。
最後提醒,盡量減少油炸的烹調方法,及少吃加工食品。癌症即使治癒或暫時控制住,一定要改變原來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否則容易復發。
(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安寧病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