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軟滑滑的動物,喜歡在土壤裡面鑽來鑽去;有些生活在陸地上,有些生活在水中,猜到了嗎?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動物就是「蚯蚓」家族!
也許你會問蚯蚓也可以活在水中嗎?其實蚯蚓有分陸生型與水生型兩種,我們常見到的蚯蚓大都為陸生的,而水生的蚯蚓又稱為「紅蟲」、「絲蚯蚓」,如果家中有養過魚,你可能就會見到這種細細的水生蚯蚓,常用來作為魚類的食物喔!
至於目前台灣要去哪裡找水蚯蚓呢?我曾經到台北三腳渡,訪問當地的船家,他們會到下水道附近去撈紅蟲,只不過他們也說如果污染太嚴重,紅蟲也會相繼死亡。另外,台灣也有一種陸生型的蚯蚓,可以長到三十公分長,大家都叫牠「蛇蚯」,下次在森林中看到牠,別被牠嚇到喔!
曾經有一首台灣歌謠「秋風夜雨」歌詞中提到「風雨聲音擾亂秋夜靜,時常聽見蚯蚓哭悲情……」蚯蚓真的會哭嗎?其實蚯蚓是沒有發聲器的,即便在土壤中鑽來鑽去的聲音也很細微,所以這應該是誤會啦!
蚯蚓其實是一種很特別的動物,牠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因為牠是雌雄同體,同時擁有雌、雄的生殖功能,經異體受精後,各自產下卵繭,繁殖下一代。而且蚯蚓有再生的能力,如果身體不小心斷掉了,還會再長出來,是不是很神奇呢!
蚯蚓可說是自然界中最努力的耕耘者,不斷埋頭苦幹的翻動土壤,喜歡食用土壤中腐植性的有機物,所以歐美國家也將其利用作為廚餘堆肥的幫手。
台灣近年也開始實施垃圾減量的政策,我想若能請蚯蚓家族一同來協助廚餘堆肥的工作,相信也能達到雙贏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