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2011年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地方社團族群國小組銀獎的台東馬蘭國小,教學以資訊教育和音樂教育為主軸。自2000年開始參賽即獲得五個獎項,初試啼聲,一鳴驚人,奠定資訊教育方向。
因為就近取材,所以馬蘭國小製作的網站,無形中成為推銷台東景點的新網頁。內容包括台灣史前遺蹟、台東釋迦特產、賴阿傳家族、走走東海岸…等多元特色,而本年度選材「秀明自然農法」,乃是要將這種無農藥、無肥料、符合大自然法則的新理念傳揚出去。
團隊由老師率領同學組成小組進行,教學步驟是「環境覺知訓練」、「環境概念瞭解」以及「環境價值觀的培養」。所以首先是認識秀明自然農法,接著實地踏訪與調查,然後認識環境教育。接著老師與學生共同討論調查主題,讓學生分組負責專題中的工作,並與農夫進行訪談。在專題研究期間,學生必須持續以訪談、觀察、紀錄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及分析,以瞭解實施秀明自然農法的改變對台東農業和環境的影響,找出適合的台東農業經營策略,並根據教學省思與問題檢討修正原本的訪談大綱,成為下次訪談的依據,依此方式循環進行,至專題網頁完成。
金政霖同學說:「在這個活動中,我學會了尊重土地,並且發現在台東,還有許多不停為這片美麗的大地恢復生命力的農夫。我想對他們說聲『謝謝』!」趙珮妤同學說:「原本的我只能在教室裡呼呼大睡,參加了這個活動,使我覺得生活更充實、快樂!」評審更給予高度評價:「馬蘭國小的專題網頁是非常非常好的作品,幾乎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各方面來說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柯正邦老師表示,學生經由採訪,深入認識自己的鄉土,更體驗到自然與關懷生命。學習過程中他們學會合作與溝通協調,更找到不同的學習方法,同時將斯土風情傳揚出去,這才是活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