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伴侶成為菩提道上的同修,將是人間美滿因緣。佛光山中天學校副校長李啟蘭天性深思熟慮,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座右銘,因此得來「遠慮居士」封號,而先生蘇雄洲則寬厚樂觀,總把Don't Worry,Be Happy當口頭禪掛在口邊,李啟蘭回敬他為「無憂道人」,兩人攜手,成為菩提道上的同修。
移民澳洲 孟母三遷
與佛結緣遠在澳洲布里斯本,那是一九九四年夏天,蘇雄洲留在台灣繼續拚事業,由李啟蘭隻身帶著念國中的兒子移民澳洲。嬌陽高掛天空,她撐了一把花陽傘和兒子挨家挨戶找房子,心裡擺著孟母三遷的故事,海外新家一定要靠近學校,方便上課就學。
定下來後,她抽閒四處逛逛,以拓荒精神快速融入移民生活,就這樣逛進了佛光山中天寺,受依來法師所託而辦起中文學校,由車庫內的二十個學生發展成正式學校七百人,一點一滴都是李啟蘭在台灣行政經驗的海外延伸。
去年再舉家遷回台灣,這趟移民旅程讓李啟蘭深刻接近佛法,皈依法號「紀安」,既徹底影響人生觀,也使容貌改變甚多,「信仰的力量何其大。」認識李啟蘭的人不禁驚呼,妳像換了個人似的,強悍變溫柔,強勢變圓融,相貌果然由心而生。這形容,自然包括攜手三十年的蘇雄洲。
一九七六年,台大校園穿梭著兩個高材生活躍的身影。他在法律系得過書卷獎,擔任畢聯會副主席,她則念政治系國際外交組,一心一意嚮往海外的寬廣世界,因為擔任班代表表現搶,眼而被學長找來扛起財務長重責。
公事公辦 沒得商量
「總見她嚴肅的板著一張臉,公事公辦,凡事沒得商量。」蘇雄洲在八里的禪風小築,面對淡水河美景笑起來說。畢聯會那一本帳,她盡心盡力管得緊,時間一到沒結帳,就要看她臉色:「我跟她打商量,再緩一陣子嘛,好歹也要慰勞一次辛苦做事的同學再結算。」見李啟蘭不肯通融,蘇雄洲乾脆拖她一起去參加聚餐。她想一想,去吧!也算了結一件事。
毫不矯情的李啟蘭那天把一桌好料都掃進肚子裡,使蘇雄洲瞇著眼睛開她玩笑說,原來妳肚量那麼大…。她瞪他一眼,嚴肅的表情下,有點靦腆。
今昔大不同,受佛法薰陶的李啟蘭從頭到腳整個線條已柔和許多,臉圓聲柔,未語先笑。以前,大家都怕她,同學總要吐槽:「啟蘭呀,妳這麼兇巴巴,看來是嫁不出去囉!」結果呢?姻緣天註定,班上第一個投紅色炸彈的就是她,捧走了結婚冠軍盃。三十年後參加同學會,大家都問起這盃子現在放那了?
「搬了好幾次家,應該放在八里那兒吧。」李啟蘭說完,臉紅起來,又被同學打趣好半天。
共轉食輪 共度今生
他會追求她,也是始料未及。參加登山社與山地服務隊而老往山野跑,使李啟蘭看來黑壯得像一隻黑熊,自己也覺得應該沒男同學敢追。有一回,在台東霧鹿村待了個把月,再從南橫健行回來,太陽曬得脫了皮,一邊拿相片給蘇雄洲看,一邊拜託得過書卷獎的他拔刀相助,「政治系之外,我還加選法律系輔系,課業很重,社團活動又占掉不少時間,考試難免臨時抱佛腳,我就拜託他提示重點,」如此從容應付過大考,兩人無形中拉近了距離,變得更熟了。
蘇雄洲即將畢業那一年,布拉哥號油輪在基隆外海擱淺,原油外洩而汗染了整個野柳,兩人雖少不更事,卻抱持關懷環保之心約好一起去探望滿目瘡痍的野柳。轉了好幾趟公車,再走完整條北海岸,雙腿發軟,饑腸也轆轆,就到基隆夜市大快朵頤,「這算是第一次正式約會,沒料到爾後會共轉食輪,共度今生。」
鴨子划水談戀愛,畢業後立即丟喜帖辦喜宴,讓好多同學嚇到滿地找眼鏡碎片…。「我希望娶個聰明的妻子,嘿!嘿!因為我也很聰明。」蘇雄洲朗聲笑起,那一年,李啟蘭是他真心追到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