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領袖經過馬拉松談判,好不容易就希臘債務危機達成共識。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突然拋出公投議題,由民眾來決定是否同意這項紓困案。這個震撼彈拋出之後,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希臘若退出歐元區,只有走上破產之路,同時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對於義大利、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料,日昨又傳出公投將喊停,債台高築、財政病入膏肓的希臘似乎迷失了方向。
歐盟峰會十月二十七日達成共識,同意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經槓桿操作後規模可擴增為一兆歐元以上,銀行業者持有的希臘債券名目價值將減去五成。歐盟同意三年內提供希臘一千億歐元貸款與三百億歐元擔保,希臘政府必須進行必要改革,在二○二○年前把債務占GDP比率降至百分之一二○以下。針對歐盟開出的條件,希臘必須大幅刪減支出並且開徵多項新稅,對民眾衝擊非同小可,希臘總理於是提出公投案,由民意來決定。
然而,總理巴本德里歐在拋出公投案之前,未充分與內閣閣員討論,也未獲法、德等國的支持,財長范尼塞洛斯更與巴本德里歐決裂,發表聲明反對舉行公投。此外,執政黨國會議員亦公開反對公投案,並要求總理下台。這些爭議使得公投案充滿了變數。巴本德里歐日昨又宣布取消公投,這項政策前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有如兒戲。
其實,對於歐盟先前達成的紓困共識,經濟學者多數不看好。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者羅比尼認為只是拖延時間而已。哈佛大學經濟學者羅格夫也認為,希臘終將退出歐元區。早在數月前,投資大師索羅斯曾公開示警,認為當前的歐債危機超越三年前的金融海嘯,歐洲金融業存在未爆彈,未來可能有大型銀行破產,後果比三年前雷曼兄弟破產嚴重得多。
持續一年多的希臘危機,情勢越來越糟。歐盟迄今提供了逾千億歐元的紓困金援,以法、德為主的歐盟成員國也面臨國內民眾的質疑,而希臘民眾除了上街頭抗議表達不滿之外,究竟做了那些努力?希臘民眾難道天真以為接受紓困,問題自然會解決?
一九九八年,韓國爆發金融風暴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紓困時,韓國民眾把家裡的黃金全部捐出來,不到十年就累積三百噸黃金,展現了強烈的愛國心。反觀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後,納稅人卻著急忙將資金轉到國外。據估計一年多來轉進瑞士銀行的希臘資產超過二千億歐元。相較於韓國人的捐金救國,短短數年內全部償還IMF的借款,讓經濟浴火重生,希臘民眾迄今似乎未展現共赴國難的愛國心。
面對驚人的債務,希臘政府勢必進行結構性的改革。如果法、德等國以納稅人的錢援助希臘,為何希臘人自己不能自救?希臘人應想想自己為國家做了那些努力?希臘如果沒有改革的決心,歐盟即使給予金援,終究是杯水車薪,拖延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