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碧華
當記憶中的奇妙景象爭先恐後湧上畫布,總讓藝術家專注創作的手停不下來,打理生活因此成為生命的次要。這時候,非由妻子幫助他們擺脫漫不經心才足以在凡間悠遊,成就另一半,比成就自己更重要。
彩筆與彩霞齊飛
醫生畫家施哲三與陳維琳也不例外,這方沉迷創作,另一頭甘願隱身當助手,天涯海角相攜辦畫展,這個月,從芝加哥飛來八里水岸邊,波光粼影下,彩筆與彩霞齊飛。
雖然年過六旬,人高馬大的施哲三精神飽滿的正和一屋子賞畫人說話,也說畫,話與畫之間,充滿放下手術刀後對愛與和平的嚮往,而跟著他全球走透透辦畫展的陳維琳一旁垂手含笑,扮演著安靜的和平天使,在夫唱婦隨的許多場合,她絕對不肯走進光圈,保持距離是天使的慣常守護姿態,扶持一個藝術家晚年的創作光熱。
縮小自己專業,放大另一半成就,這真心在共結連理後已通過層層考驗。陳維琳常讚嘆:「台灣彰化來的囝仔心靈如此純真,連水面上的空虛,也盡情的婆娑揮灑一番。」透過介紹認識施哲三時,他還頂著三個醫學專家的頭銜,受聘到馬迪生總醫院擔任病理及核子醫學專家,而陳維琳忙於建築專業,兩個人各有領域,並不知道未來會由彩筆和雕刻刀占掉那麼高的比例。
見到女生就害羞
熟年男女看重心靈歸屬,兩人一開始其實深知自己「在對的時候碰到對的人」,卻經過漫長七年才從朋友變戀人,再變夫妻,原因就在於施哲三從小怕女生,雖然課業及體能上都表現超齡,但是就不敢和女生說話,萬分羨慕其他男同學可以自然的和女同學打成一片做朋友。
「光有高個子外表,內心其實非常害羞的…。」施哲三望著河邊落日說起好幾年前那次紐約的同學會,好來證明自己害羞成性。有一位女同學從加拿大趕來參加,聽說施哲三也會到,就站在門口等,一見面劈頭就要他猜自己是誰,「猜不到,就不准進去!」她還霸氣的這麼說。
「請問,是那位?」記憶遙遠而模糊,他直覺回答,「我,我不認識妳…」
那女孩嘟著嘴告訴他,「我叫陳百合,你真的忘記我了呀?」
「對哦,」終於想起來了,只是小百合如今變成了胖百合,模樣大不同,難怪認不出來,那百合接著拿出三個便當盒來當禮物送給他:「以前,班上男同學都常來我家出吃便當,只有你很驕傲,從來都不肯來,諾,送你便當當做紀念。」
正要急著解釋自己絕非這女同學所說的驕傲,而是自己沒來由會怦怦心跳,但陳百合不容他插嘴,一口氣兀自說下去,「我才不相信你會害羞呢,你分明這麼優秀,應該天不怕,地不怕,怎麼會怕我們?」
栽進油彩世界
害羞從少年如影隨形持續到熟年,使得施哲三年過半百才決定與陳維琳訂下婚盟,婚後一步步構築出旅居芝加哥的異鄉美妙生活,總有池塘、溪流、草原、野雁、晴空和霞光點綴其中,是童年的記憶,更是現有的神仙意境。
夫妻兩人有愛好整潔的共通好習慣,總把空間打理得像旅館般明亮,畫室除了牆上作品外,不見一絲油彩,「我還大膽用白色地毯呢!」施哲三伸出外科醫師的潔淨雙手說,畫家通常對色彩較敏感:「彩色與白色可以相容。老朋友聚在一起聊退休,有人說要釣魚,有人要打高爾夫,我嘛,決定選個一輩子沒機會接觸的彩色夢來玩玩。」一頭栽進油彩世界就日夜匪懈,陳維琳自始至終都深刻瞭解一個藝術家的心情轉折。
「身為他的知音,從他高中時美術差點不及格就知道,畫畫不是用手,是用心,不必考慮對不對,讓直覺帶領畫筆!」照著心中浮現的意象去畫,比實際的花團錦簇還要動人。
一個偉人剛剛好
操著廣東國語,躲在幕後不搶鏡頭的陳維琳說,目前芝加哥的住家海嵐美術館是一棟三層樓建築,透明落地大窗外有美麗庭園,屋頂上滿布點點星光,夏天夜裡,星星還會發出如戀人般的絮語,臥室安排在頂樓,「這是我們雲端上的小天地,實在太美,美得像天堂。」
對陳維琳來說,花藝是建築師的小CASE,照著施哲三「交代」的裡外合一居家品味一磚一瓦蓋起,占地四百坪的花園猶如花博縮小版,二樓展覽館經年辦著中外畫展,來自台灣的各種團體到了芝加哥,必定登門一訪,施哲三溫文有禮地和大家坐下來喝茶,甘願做打雜,在三層樓上下穿梭待客的,正是老婆兼「祕書」。
「家裡產生一個偉大人物剛剛好,雖然自己滿腹才華也不想全被埋沒,不過,若兩個人都太執著,難免有衝突。」她心有所悟說,把榮耀歸於伴侶,也是平衡。
小檔案
施哲三,1938年出生於彰化縣埔鹽鄉,高雄醫學大學醫科,美國梅育醫學研究所畢,執教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發明「紅血球生命期的新測定法」榮獲「核子醫學青年研究者獎」。
1993年開始油畫創作,著有「生命的永恆」、「成功的人生變奏曲」等書。其妻陳維琳生於廣東梅縣,明尼蘇達建築碩士,海嵐美術館設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