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中,負責備辦大眾飲食職務的人稱為「典座」,包括菜頭、水頭、火頭、飯頭等職務。典座的工作繁雜辛苦,自古許多祖師大德從中淬礪身心,開悟見性,而成為佛門龍象,住持正法,故佛門有「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之稱。

唐朝德山宣鑑禪師的座下,有一位傑出的弟子,叫雪峰義存禪師。當時,他在常住中就是擔任「飯頭」,每日做飯給大眾吃。
有一天,雪峰義存禪師在煮飯,看到德山宣鑑禪師托著缽前來,便問說:「鐘未鳴、板未響,您到那裡去托缽呢?」
德山宣鑑禪師聽了,語帶機鋒地說:「鐘板也不要吃飯,何必要鐘鳴板響?」
雪峰義存禪師就盛了一些飯菜給德山宣鑑禪師,德山宣鑑禪師說:「我還是先去念個供養咒再吃吧!」
雪峰義存禪師說:「你念供養咒的時候,佛菩薩已經把你的飯菜吃了,那您怎麼辦呢?」
德山宣鑑禪師回答說:「我只有向佛菩薩討一粒米來充饑啊!」
就這樣,師徒之間彼此印心,留下一段禪門美談。
一粒米可以充饑嗎?不懂佛法的人,吃一碗飯也不會飽,一粒米又那能充饑呢?但是一個悟道的人,正如經中所說:「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他知道這一粒米是集合了宇宙萬有的因緣而成,這一粒米要經過多少的因緣關係,才能送到口中。如果有那許多鋪地蓋地的因緣,都還不能飽,那要什麼才能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