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持劍到拿筆 余勝芳畫達摩練心

郭書宏 |2011.10.17
4424觀看次
字級

圖/記者郭書宏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原本是劍道國手的余勝芳,因緣際會見到一葫蘆藝品上的達摩像,心生法喜且嚮往能手畫達摩,後來棄武從畫,一畫就是二十多年,雖非科班出身,也未拜師學藝,但他憑藉熱忱與執著,摸索出一條獨特的創作路,至今達摩、鍾馗及荷花作品已逾萬件,作品風格創新不拘泥,是國內備受矚目的青年畫家。

五年磨練 體悟動中求靜

「有長達五年的時間,我過著『除了達摩,還是達摩』的生活……」余勝芳說,如同初入門的畫家般,他剛開始作畫時難免心浮氣躁,後來達摩畫久後體悟「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禪意,不但心情大幅轉變,日後環境再嘈雜也能氣定神閒作畫,「習劍與作畫看似不同,道理卻是相通的,都要求心無旁鶩、專心一致。」

余勝芳深諳達摩乃是中國禪宗初祖,其看似粗曠的法相實蘊含細膩的禪意,他巧妙地將「動」、「靜」合而為一的美感運用於筆尖,勾勒的達摩像不但眼神銳利,氣勢威嚴且自成一格,而此時的余勝芳終於無師自通,成為正港的「達摩達人」。

在畫達摩之餘,余勝芳也發揮了「舉一反三」實力,鑽營與達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鍾馗像。他筆下的達摩與鍾馗同樣擁有銅鈴般的巨眼、飄逸的長髯,唯後者更講究人物的動態呈現,樣貌更強調威嚴,彷彿不第進士的鬼王重臨人間,任何邪魔妖怪都得退避三舍。

突破傳統 萬件精采作品

余勝芳擅長畫達摩祖師及鍾馗,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在靜物寫實上則特別喜愛荷花的優美,「許多觀眾反應我的畫作太過陽剛,可否創作柔和風格的作品?」於是,他轉變創作方向,將觸角延伸至荷花,沒想到飛快入門,沒多久就成為「行家」。

余勝芳說,猶記初學臨摹荷花神韻,常常在天際濛濛初亮時,一人抱著畫板、筆及水墨顏料,到植物園臨池寫生,將一年四季中的荷花,從春荷吐芽、夏荷盈盈、秋荷枯槁、冬荷殘梗種種不同的美,透過筆觸留在畫中。

至今,余勝芳已累積不下萬餘件的精采作品,包括長達十公尺的巨幅畫作〈與荷共舞〉;取材自達摩北上弘揚佛法故事的〈一葦渡江〉;有別於傳統工筆畫方式完成的〈五行達摩〉,以及非用筆上色的水墨作品〈鍾馗〉等。其中〈五行達摩〉的表現手法突破傳統,以現代、抽象的概念,加以代表五行的不同顏色,一筆筆慢慢繪製而成,值得細細品味。

苦學成功 永不放棄理想

二十多年來,余勝芳共辦過四十三場展覽,每次皆吸引許多達摩、鍾馗、荷花迷前來捧場,系列畫作在日本東京及台灣各地皆廣受好評,像是曾在中正紀念堂、桃園縣政府、北部多處戶政事務所、地政事務所展示其彩墨畫作外,亦將作品與陶瓷、杯罐、石頭、燈籠、紙扇等日常器物結合,傳達「藝文生活化,生活藝文化」的理念。

觀余勝芳的作品,多以荷花、達摩、鍾馗等佛道題材為主,是否意謂著他對「禪」之意境的執著與追求?余勝芳說,他創作一向秉持無我的態度,宗教題材只是水到渠成的展現;未來,他計畫在故鄉苗栗成立美術館,以完整的個人系列作品來淨化人心,並藉此傳達他努力苦學的經歷,鼓勵年輕人要勇於追夢,且懷抱永不放棄理想的堅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