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梁美圓、文桂梅大樹報導】十月十五日(農曆九月十九日)欣逢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一千八百位來自全台佛光山各別分院的信徒回山,舉辦佛學講座、朝山修持、禮拜大悲懺活動,以精進修持度過有意義的節日。
行三好 當觀音千手千眼
十四日晚上,普賢殿殿主慧義法師於如來殿大會堂,為大眾開示「發心為要」宣說佛門修行,發無上心、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就是菩薩。慧義法師強調,行「三好」的人,如同是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十方世界可任遨遊,因為心淨到處都是極樂世界。
十五日一早,佛光山不二門及六十坡前,聚集一千八百位佛光人,在「南無觀世音菩薩」佛號聲中,低頭合掌虔誠三步一拜,禮拜至大雄寶殿或大悲殿,在一心稱念佛名中,每個人無不祈禱與菩薩心心相應、念念相隨。
「回山參加修持活動要用什麼心?」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勉勵大眾,可以學習佛菩薩「六度」德行來引導身心修行,如三步一拜稱念佛名的功德回向即是「布施」;朝山當下無妄想、不起瞋心、不侵犯他人,即是「持戒」;而忍住朝山所帶來體力及身心的種種考驗即是「忍辱」;朝山時沒有懈怠的心,已經與「精進」無異;身心專一的朝山正是「禪定」的修持工夫,並與慈悲、智慧相應。
朝山修持 邁向成佛之始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亦至朝山現場關心,以「廣結善緣、消除業障、折伏我慢、增進道心」朝山四種功德利益為大眾開示,指出朝山除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亦能與諸善上人結善緣,是難能可貴的殊勝因緣;再者,在觀世音菩薩出家日朝山修持,即是邁向成佛得道的開始。
隨後,佛光山修持中心主任慧昭法師領眾稱誦星雲大師所撰〈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並頒獎給帶團回山朝山的團長。
朝山隊伍中,來自高雄寶華寺年僅三歲黃定德小菩薩,在父親黃景昱與母親王淑慧陪同下,穿著海青幔衣小小身影在大人的隊伍中,依然表現自在,歡喜的神情讓虔誠之心溢於言表;另有正值雙十年華王湘綺師姐感動的說:「朝山當下升起一股深深懺悔的心,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佛菩薩的偉大」。
八歲的張翔芢小朋友,在媽媽許育媚的引領下,不僅每周日參加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更於當地道場的每周三書法班拿到全勤獎,此次朝山活動是自己要求參加,他說:「觀世音出家日來佛光山朝山,比在家打電動好。」顯示出人小志氣高。
另外,福慧家園亦於當天下午舉辦「大悲懺共修會」,邀慧傳法師對逾千位信眾開示,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做觀世音菩薩?」獲得熱烈掌聲,與會大眾個個法喜充滿,發願行菩薩道。
拜觀音 不如自己做觀音
慧傳法師表示,我們拜觀音、求觀音,求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加持、祈福、消災解厄;大師告訴我們:「我們拜觀音、求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就如八月二十三日佛陀紀念館舉辦的「愛與和平宗教祈福大會」,從二時起開始下雨至四時五十分,這段期間指揮、調度,提供雨具予與會大眾,做好遮雨工作,當下那一剎那的慈悲心即是「做觀世音菩薩」,但活動開始雨就停了。
慧傳法師再舉前一天晚上為例,因擔心下雨,而在雲居樓二樓舖地毯、排桌椅,以備當天若下雨就移至雲居樓二樓舉辦;一早,大寮師兄、法師、義工們準備好早齋後,一起做早課,為齋食祈求,讓大眾飲用能身體健康、吉祥如意,這都是在做「觀世音菩薩」。他說,前一天滂沱大雨,當天無風無雨,如期舉辦朝山與大悲懺共修會,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靈感,亦是大家發心所求。
最後,慧傳法師鼓勵大家:「以懺悔法喜的願力,將星雲大師教導我們『拜觀音、求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落實在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