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現代生死學」導覽(七)廣狹二義之「現代生死學」

慧開法師 |2011.10.16
1687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

根據傅偉勳教授的構想,他所提倡的「現代生死學」又可分為「廣義」與「義狹」兩個層次。「狹義」之現代生死學,係指單就每一個有情個體所面臨的個別生死問題,予以探索參究,並提供哲理性的啟發與導引,旨在幫助每一個人培養更為健全成熟的生死智慧,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以展現生命的尊嚴。而且,即使到了個人生命成長的最後階段,也能夠自在安然地面對與接受死亡,維持死亡的尊嚴,為生命畫下完美的句點。

至於「廣義」之現代生死學,其所關注的生死問題則是整體而全面性的,超越了每一實存個體在單獨面對其個別生死問題時,所衍生出的價值取向、意義抉擇、自我實現…等問題。它必須建立在科際整合的現代學科理論基礎上面,很有系統地綜合哲學、宗教學、社會學、心理學、精神醫學、精神治療、死亡學、文化人類學,以及其他一般科學乃至文學、藝術…等等領域之探索成果,是一項跨越時空的巨大任務,實非單靠極少數專家學者在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理論與實務整合工作。

我認為「狹義的生死學」亦可稱之為「個體生死學」,例如:當一個人到醫院作身體檢查,發現罹患了絕症,他(或她)如何面對自己的病情?如何能應用生死學的知識、觀點、訓練與智慧在他(她)自己身(心)上,以超越克服其病痛的焦慮、治療的不適、乃至死亡的恐懼?這就需要其個人在平日就要有生死的認知與智慧養成。

同理,「廣義的生死學」亦可稱之為「總體生死學」,例如:各級醫院的軟、硬體設備、醫院的行政體系、醫護管理制度、國家醫療、衛生保健與健保政策與制度之建立、健保體系之實際運作、全民的醫護與衛保教育,乃至養生(幼兒教育、老年安養等)與送死(安寧照顧、殯葬服務等)的政策、制度與文化之建設……等等,在在都是與現代生死學息息相關的重大課題。

此外,這些事務皆關涉到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度與法規之研擬與制定,包括醫藥倫理、公共安全(建築、交通、飛航、防災)、勞工保險、工業環保、社會福利,乃至民間的社會公益事業等等面向,在在都與現代生死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承上所述,芸芸眾生的生死大事,不但關乎個人層面的心性體認、生死自覺與生死超克,更加牽涉到整個社會與政府層面的文化傳統、倫理道德、禮儀制度、風俗習慣、醫療保險、公共安全、社會福祉、教育、法律、經濟……等領域,交織成錯綜複雜的網路結構。

因此,欲全面討論現代生死學的各項課題,必須兼顧「個體生死學」與「總體生死學」兩個層面,前者相當於上述之狹義生死學,後者則相當於上述之廣義生死學。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