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 成大開講--比得諾茲:別重名次 致力興趣

 |2011.10.14
165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南訊】一九八七年以高溫超導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比得諾茲(見圖/成大提供),昨天對成大學生演講時表示,求學時期是影響他一生研究最重要的時期,鼓勵學生不要太重視名次,應該找出自己的興趣,努力從事,就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成大慶祝八十年校慶,邀請諾貝爾獎得主到校,昨天三百多名師生擠進會場,聆聽大師開講。

今年剛好是超導體發展一百周年,目前擔任瑞士IBM蘇黎士研究室教授的比得諾茲(J.Georg Bednorz)發表「高溫超導—發現及其影響」演說時表示,超導體起源於一九一一年,荷蘭科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Onnes)發現以液氦冷卻汞,當溫度下降到絕對溫度四點二K(負二百六十八點八度西)時,汞的電阻會完全消失,這種現象稱為超導電性,此溫度稱為臨界溫度。昂內斯因為這項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也開啟科學家尋找新超導體的熱情。

他與物理學家卡爾亞歷山大繆勒(Karl Alexander Muller)後來證實,在氧化物中可以找到更高溫度的超導體,因而獲諾貝爾獎。

超導的運用廣泛,像日本把它應用於磁浮列車,美國與歐洲則著力於研究超導運用在電力傳輸上,可以更節能;在資源有限的未來,超導的運用更形重要。

比得諾茲並引用知名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的一句話「發明家的秘密,就是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鼓勵師生。

比得諾茲表示,每個人出生時都是科學家,即使在探索新事物的過程中出錯,也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學生求學時應培養創造力與好奇心,打破固有想法與觀念,才能突破。

「當學生不要太在乎名次」,只要找到有興趣的事,然後貫徹到底,就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他認為,得獎前只是普通人,得獎後成為公眾人物,大家都以為他是天才,事實上,他還是原來的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