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為讓民眾了解偶戲的宗教文化特色,高雄市皮影戲館即日起在岡山文化中心舉辦「百偶競藝—廟口戲曲與台灣三大偶戲特展」,詮釋傀儡戲、皮影戲、布袋戲等台灣三大偶戲,是如何轉換並運用祭祀信仰中的廟會戲曲,藉由展出劇本、戲台、戲偶、樂器等內容,完整呈現廟會與偶戲的多元文化。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表示,「百偶競藝—廟口戲曲與台灣三大偶戲特展」是委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石光生指導,透過豐富展品傳遞台灣三大傳統偶戲中「廟口戲」的語彙,並運用劇場藝術的概念貫穿展館,是了解台灣偶戲發展脈絡不容錯過的展覽。
本次偶戲展主軸之一「百戲競藝尬廟口」,是以廟口的布袋戲戲棚演出為概念,利用實體戲棚與虛擬影像交互融合,傳達出廟口戲氛圍,另規畫「操絲弄線傀儡藝」、「聲光顯影耍皮猴」、「指掌乾坤布袋戲」,展出三大偶戲的劇本、戲台、樂器、戲偶等,內容涵括高市皮影戲館的百款經典戲偶,亦有《師馬都》、《白鶯歌》經典劇本。
「百偶競藝—廟口戲曲與台灣三大偶戲特展」即日起至十一月三十日在岡山文化中心二樓展覽室展出;十六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將邀請「天宏園掌中劇團」演出,十一月十二日「錦飛鳳傀儡戲劇團」現場與民互動、教學,另原岡山文化中心圖書館二樓視聽室舉辦「聲光顯影—皮影戲文化暨數位成果特展」,配合空間調整順延至十二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