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強態 強中更有強中手

吳東權 |2011.10.10
2008觀看次
字級

芸芸眾生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為了生活,各顯神通,有的態度平和柔順,有的做人蠻橫倨傲,因此有弱態與強態的分別,構成了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

所謂強態,就是待人處世的態度採取自大自誇、認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超過別人,不是財大氣粗,就是權高位尊,或是心狠手辣,因此在行為上昂視闊步、目無餘子;在言語中咄咄逼人、氣使頤指,使周遭的人側目而視,敢怒而不敢言。在往昔,大凡官吏、貴族、土豪、劣紳、地痞,都少不了這種自以為是、高人一等的強態作風。

這個強字,本是好詞,它表示大、健、勝、益、優、有餘等意思,《禮記》疏云;「強有二義;一則四十不惑,是智慮強,二則氣力強也。」又說;「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可見這個強字的含義是人生成熟階段應有正常的表現,但是後人用它來表達牽強、勉強、好強、逞強、爭強、恃強的意思,就衍生了許多負面的含義,如爭強好勝、強詞奪理、強取豪奪、逞強好鬥、強人所難、強顏歡笑、強迫執行等等不大講理的舉動,因而把強態的作為,也罩上了一層陰影。

譬如我們對一些大有為的政治家稱為「強人」,其含義有褒有貶,褒的是形容他敢做敢為、氣魄宏觀;貶的是指他專制獨裁,一意孤行。

又如女性被稱為「女強人」,也是雙關詞,一方面誇獎她在社會上嶄露頭角,跟男性爭得一席之地,創業有成,貢獻社會,蔚為時代精英;另一方面則有頗含揶揄之意,認為女性居然走出家庭,放眼事業,以為自己了不起,沾沾自喜,卻讓丈夫和子女失去賢妻良母,所以強態女性,其家庭生活,往往缺少溫暖。

強態者大都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有所改變,也不會隨著世俗的觀點而壓抑自我,充分的自信支持他們的言行舉止,使他覺得自己的表現非常正確,是故貶抑他人、看輕他人,自以為宛如鶴立雞群、雁處鴉陣,乃是因為別人的能力和智慧均不如己,這種人一旦擺出強態,就會不知不覺地自我澎脹起來。

其實,強態的形成,有主客觀的因素,配合時空的條件,「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如果周圍都是泛泛之輩,碌碌之才,其中只要一個稍具才能者,自然就會形成強態的姿勢。

子路曾經請教孔子「什麼是強?」孔子回答說:「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意思是說品德高尚的人隨和而不隨波逐流;保持中道而不偏坦不依賴;國家政治清明進步時不更改志向;國家政治腐敗黑暗時堅持操守,到死不改變初衷,這樣的強,才是真強。

在現今社會上顯示強態的人,各行各業,都有其人,在其勢力範圍之內呼風喚雨、妄自尊大、為所欲為、欺凌弱小,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時勢造英雄,這也是無可避免的現象,不過,如果強態表現得暴力相向、野蠻狂妄,那就不是真正的強態,而是藉強態之勢,滿足其個人欲望罷了,甚至有些表面上強態,內心裡怯懦的人,常常是狐假虎威,欺善怕惡之徒,只是不得人模人樣,威風凜凜,儼然一方之霸,一世之雄,拆穿了根本就是個混混。

所以說:一個人之強態,乃是由其品格、內涵、作為、謙沖、善行和精神力量累積而成,必須受到旁人的肯定與尊崇,才能持久,倘使憑藉暴力、狠毒、權謀而成,那不是真正的強態,而是惡勢力、是耍流氓。

俗語有幾句名言,對以強態自居的個人和團體提出忠告:「強中更有強中手,能人背後有能人」、「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強中還有強中手,惡人自有惡人磨」、「強中必有強中手,莫向人前誇海口。」這幾句話於對恃強而驕、橫行霸道的人,應該有點啟示的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