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現代生死學導覽 (六)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與 「生死學系」的成立緣起

慧開法師 |2011.10.09
2325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

除了從科際整合的立場,揭櫫「現代生死學」的理論建構課題外,傅偉勳教授真正的重大貢獻,還不只是著書立說開風氣之先,而在於著手推動生死學的實際教學與研究,並且在南華管理學院(南華大學前身)開校啟教之初,基於其多年的治學理念與探索心得,親手擘畫「生死學研究所」之設立,這是一項國內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劃時代的構思及創見。然而遺憾的是,傅教授未及親見生死學研究所之成立,於一九九六年夏秋之際返回美國接受膽管手術治療,手術後不幸因嚴重感染與併發症而不治。

之後,生死學研究所的籌設工作,由校方接續推動完成,碩士班於八十六學年度奉教育部核准招生,碩士在職專班也於八十八學年度奉准招生。

自八十八學年度起,南華管理學院由學院升格改制成為大學,更名為「南華大學」,下設三個學院:管理學院、人文學院與社會科學院,生死學研究所隸屬於人文學院。二年後,在筆者接掌生死學研究所所長任內,「生死學系」奉准設立,為繼生死學研究所之後,國內首創大學部特殊科系的另一特例,於九十學年度開始招收首屆大學部學生,並於九十三學年度起,招收進修學士班首屆學生。

為求生死學的教學、研究與推廣能有整體的規劃與發展,自九十一學年度起,「生死學研究所」與「生死學系」採行系所合一制,師資與課程均作整體規畫。就學制來說,系所合一後之「生死學系(Department of Life-and-Death Studies)」包括有:大學部(學士班及進修學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自一百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分設「社會工作組」與「殯葬服務組」二組,前者畢業後可報考社工師證照,後者在學時即可報考喪禮服務技術士證照,畢業後可擔任禮儀師。碩士班則自九十九學年度起,增設「生死教育與諮商組」,學生畢業後經過實習,可報考諮商心理師證照,我們的目標及理想,在於將生死輔導融入心理諮商的專業領域。

生死學研究所成立後,歷屆報考情況均十分踴躍。生死學系「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目前在學同學及畢業校友,來自社會各階層及專業領域,包括:教育界、醫護界、法律及警界、企業界、宗教界、公務人員、軍職人員、軍訓教官、社工人員、安寧志工、殯葬服務從業人員……等等,專業背景所涵蓋領域之廣泛,為任何其他研究所與科系所不能及,也由此可見生死學與其相關研究之重要性,以及社會人力的需求與未來發展的前景,實不可限量。

未來生死學的研究,必然將帶動生死相關學理之研究與主導生死相關服務事業發展之趨勢。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