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這兩個字已經少有人用了,現在都說校外教學、畢業旅行等等同義詞,在那個美其名曰惜福,其實根本是貧窮的年代,學校舉辦的遠足多麼讓學生期待雀躍啊!
那時候,遠足是學校計畫很久的大事,那一段時間,全校總是會籠罩在一片歡樂緊張的氣氛當中,老師會反覆的說著出門要服從指令、注意安全之類的話,同學之間更是熱烈的討論著那天的所有細節。
學校沒有強迫每個人都得參加,因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去,有的家裡根本連讓孩子帶便當的心力都沒有,有的父母索性趁著這天要孩子幫家裡做事,因此學校規定不去的同學當天不用到校。除了留守人員以外,偌大的校園就像座空城一樣,因為大家都遠足去了。
所謂的遠足一點都不遠,說穿了就是老師們帶著學生出去走路。只不過走的路程比平常遠、路線跟平常不同而已。但是,那卻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啊!
和老師同學一起同時「傾巢而出」,那滋味就像一群禁錮已久的鳥兒驟然重獲自由一般,心情和腳步有種陌生又熟悉的舒暢感,這時候的老師、主任和校長也變得無比親切,他們愉快的笑容和輕快腳步,可是平日裡見不到的。
全校魚貫的出校門後,就分別走往不同方向了。高年級的學生也許走到另一所學校去;中年級的,也許是走到當地的排水大圳附設的小小草坪;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大概只能到學校附近的公園或大一點的廟了。
身上依然穿著制服,背上背的還是書包,只是書包裝的是便當和零食,那時候不時興買飲料,人人身上都帶著水壺,裡面當然是家裡帶來的白開水,只有少數家境好些的同學裝的是酸梅湯之類的,但是沒有人會介意這些,只要能出去走走,大人小孩就覺得無比新鮮、興奮了。
歲月讓人成長茁壯,也帶走喚不回的青春歲月,長大後,我們有能力帶自己去遠足了,奇怪的是,當我們可以去到更遠更美的地方時,卻再也找不到當時單純的快樂。
但是有一天,我們都免不了要去那又長又遠、再也回不來的地方去「遠足」,並且沒有老師與同學陪伴。
在這之前,常常帶你自己去「遠足」吧,至少,那是回味幸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