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落一地月光--花雨

馮國偉 |2006.08.25
342觀看次
字級

這是一棵桃樹。

山上,這奇景美景並不多。可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只是衝著那棵長在山頂的高挺的桃樹。

抬頭仰望,心中驚歎,若非是桃林山(專長桃樹的山),是不會在山頂長出如此美妙的桃樹的。而在山腳下並不是沒有桃樹,只是這些桃樹枝條曲折,花稀拉著,毫無風姿可言。

這桃樹,似乎有著一種懾人魂魄的美,一種驚心動魄的美。美得讓人禁不住腳步地往上爬。

老人把這棵桃樹叫緣樹。

「緣,孽緣。」老人講話的時候,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感傷。

樹幹的茂盛,不僅僅是來自於腳下那滾滾的沃土;樹幹的高挺也不僅僅來自於那獵獵的疾風。而是那看似嬌貴,卻如此地大氣的桃花花瓣。

花瓣締取葉脈之精華,露水之晶瑩,陽光之溫和。於是,它有無窮的美感、韌性。古時的習武之人,由其是女俠,特別喜愛用桃花來作桃花陣,桃花箭等武器、幻術將它的精華用得淋漓盡致。

如此的花瓣,又豈會甘願化為春泥來為桃樹作養分呢?

不,桃花正是將自己的身體,溶入這塵土,年復一年,這灰土造就了沃土。
可是,桃樹卻不接受如此的厚待,因為缺少養分,又處在山的最高處,曾經枯竭過,但凡來過這裡的人,都無不歎息:這桃,毀了。

花瓣依舊地落下,只是在那一年,桃樹幹老的樹枝卻奇蹟般的開滿了粉似霞的花,也是這樣獵獵作響的疾風,將滿樹的花一齊吹落,如同下了場漫天的花雨,一連飄揚了十幾個時辰,附近的人們紛紛起來觀望,以為又是個好兆頭,無不來此叩拜桃樹。

老人講起當年,眼睛充滿回憶的美好。

那真壯美,原來是深藍的天空,經花雨這麼一下,變得粉藍粉藍的,煞是好看。
那雨終於在風輕之後飄落下來,圍在樹的方圓十幾丈,整個山頂被粉紅所代替,徒來增色。

花瓣的多,使樹不得不吸收了養分。說也怪,一夜之間樹已不再像以前那樣乾癟,逐漸走向美麗。

花瓣如此為樹所犧牲,不禁叫人默然無語,只是怔怔著看,卻已感觸良多。
 老人繼續訴說著:

花,是一種豁達的放棄,為了主體的生存,棄個體的精華。不惜將自己的生命溶入,來換取桃樹能夠活久、活美。

這便是花緣。這花與樹有緣,結為桃,更有花護桃的緣。

此後,似乎每年春天,花便會竭力地開,好像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於是,這樹每年只開一次花,花落便不開。稀奇的是,花苞都是一夜全開,並不落下一個花苞,花開後,就會有場猛風將花吹散,化作春泥。
樹越長越盛,世人便稱之為神桃。

心懷仰慕,細看桃花。

美早已可以代替這一切。

漫長的歲月,轉世,輪迴。

這桃不知看了幾人的死,幾人的生,也不管這些。

一天早上,我聽見林木工人正用切割樹木的電動刀,努力地砍著這棵,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在我家窗口的正對的方向挺立著的樹。我走了出來,問為何砍這桃樹。林木工人說據我們的測驗,這桃樹早在幾百,甚至幾千年蛀空了,只剩下這堅硬的樹

皮和內部一點點的樹幹殘餘,活了這麼久也是一個奇蹟了。

我愕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