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十項建設」是蔣經國在台灣推動經建最重要的指標性建設。十項建設推出之後,幾乎所有的媒體一律稱之為「十大建設」,後來一夕之間,統統被改稱做十項建設,「大」字不見了,據說就是經國先生下的指令。
在昔時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年代,黨文工會稱得上是權威機構,例如我跑社會新聞時,有一陣子黑幫和惡少風行製作土製炸彈,裡頭無非只是採自爆竹的黑火藥,充填一些鐵釘、碎玻璃之類內容物,擲砸時聲音嚇人,殺傷力卻極為有限。媒體通篇稱之為「土製炸彈」,忽然也在一夕之間,統統被改稱做「土製爆裂物」,也出自文工會之指令,而據說最上頭也來自經國先生一句交代。
十項建設中,建在桃園縣或直接與桃園縣有關的就有好幾項,例如鐵路電氣化、高速公路(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中山高,最先完工通行的路段起自三重,南至桃園縣的中壢),此外還有桃園煉油廠、桃園國際機場,這兩項都建設在桃園。
經國先生看十項建設的進度看得非常勤快,也看得非常仔細,我手上也留有他多次前來桃園國際機場巡視工地的照片。甚至更早期,林口發電廠建好之後位於順風位置的桃園縣沿海防風林悉數枯死,受害區域迤邐數十公里之遙,他也風塵樸樸,幾次趕往海岸觀察林木枯萎殆盡的場面。
在一趟海岸之行中,經國先生順路拜訪了幾戶農家,巧遇一戶歐姓人家娶媳婦,依民俗小轎車尾端拖著一截甘蔗,載來了漂亮的新娘子,經國先生向他們道賀,在簽名簿上用毛筆簽下了名字,還和一對新人及雙方家長合影。
同一趟訪視,途經觀音鄉「甘泉寺」,那是一座有歷史也有傳奇故事的大廟,供奉的主神是一枚狀似觀音菩薩的石頭,由村民撿自海濱,「觀音鄉」古稱「石觀音」,鄉名即以這尊石頭菩薩為名。
在大廟旁還有一座古井,名叫「甘泉井」,終年井水不竭,即使久旱無雨,依然甘泉源源。當時正好大廟舉行廟會慶典,廟前上演野台戲,他除了在台下看戲,還爬上一座小木梯,登到戲台的後台,和演員們聊了好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