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眼】 易腐食物的 現代新鮮發展史

王乾任 |2011.10.02
942觀看次
字級

書名:你吃的東西真的新鮮嗎?
作者:蘇珊佛瑞伯格
譯者:黃微青
出版:天下雜誌



現代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最高指導原則,是新鮮。在這個飲食全球化的年代,許多標榜「新鮮」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早已非本地、當令所生產,而是透過先進的冷凍技術,以及便利的全球運輸系統,從遠在數千公里外的產地所配送而來的。

因此,出現在超級市場的,是新鮮的「日本」蘋果、美國「橙」、紐西蘭與澳洲「牛肉」、北海道的「牛奶」……而不是本地當令自產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新鮮」這個今人再基本不過的日常生活飲食要求,其實是現代社會特有的產物。

唐朝的楊貴妃因為愛吃荔枝,每到產季,總得動員大批的人力物力,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將荔枝從南方運往北方朝貢,據說每次總要累死好多匹馬,因為荔枝在盛夏的炎熱下,很快就會腐爛了。然而到了今天,荔枝盛產的時候,只要有錢,不論是住在東京還是紐約,上海還是巴黎,哪怕買不到最新鮮的荔枝?

食物保鮮的發展

《你吃的東西真的新鮮嗎?》一書,想說的就是這麼一部你我都以為是理所當然,但其實不過存在於人類文明世界百多年歷史的食物「新鮮史」。今天的人類之所以能夠隨時可以品嘗新鮮的食物,主要拜三大科技崛起之賜。

第一是冷凍技術。過往的人們想要使用冰塊來冷藏食物,只能夠在冬天時收集降雪後所凝結而成的冰塊。

如今可以隨時把食材放在冰箱中保存,冷藏可放上一兩周,冷凍更可放上數個月而不腐壞,是楊貴妃時代所遠不能及的。

此外,急速冷凍技術發明之後,食物更可以在最新鮮的狀態就被保存好幾年而不壞,人類因此能夠跨越季節,隨時享受新鮮的食材。急速冷凍裝置最常被用來保存遠洋魚獲,今天在日本料理店所吃到的「新鮮」鮪魚等,就是拜急速冷凍科技所賜。

第二,便利的交通運輸。楊貴妃時代要吃新鮮的荔枝,只能靠馬匹的接力運送,一天充其量不過只能跑上幾百公里。今天的DHL等運貨公司,標榜的是全世界無論何處,三天一定能將貨物運送到達指定地點,再沒有甚麼食物,無論是荔枝、橙,還是櫻桃、水蜜桃、橄欖,無不能以最新鮮的狀態送達消費者的手中(當然,得夠有錢才行)。

第三,現代防腐技術的崛起。古人們的食物防腐技術已經非常了不起,像是韓國的泡菜、中國的乾貨、日本的醃製醬菜、西班牙的火腿等等,都是防腐技術,都能將食物保存下來,只是必須改變型態。

現代防腐術

今天的防腐技術則不同,好比說「罐頭」或「真空包裝」,食物可以因為存放在真空包裝的罐頭中,即便不添加防腐劑,也能保持好長一段時間的「新鮮」(只不過罐頭食品多半會先將內容物烹煮熟後再添裝)。

讀過這本書之後,或許會發現我們平日內心所認定的「新鮮」,其實並不「新鮮」,而是經過許多人為加工後的成果。因著冷藏科技的誕生,人類對於食物的防腐能力大幅提升,但卻也因此而永遠改變了人類對於食物新鮮的定義,或許食物便得更方便搬運與傳播到全世界各地,然而,卻也同時造就了工業農場、過度消費、食物大量添加防腐劑與注射抗生素等問題,從而造成了許多食品安全的問題,是好是壞,作者心中並沒有逕自替讀者下結論。

作者透過食物的新鮮發展進程,邀請每一位正在享受因冷藏、交通與防腐技術所帶來飲食便利性的讀者,一起來思考食物與新鮮之間的關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新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