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第七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閉幕,台灣代表團共獲得二十八面金牌、十五面銀牌、五面銅牌佳績,及獲得最佳社會技術與最佳青年發明獎殊榮。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表示,在烏克蘭賽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舉行的發明展,超過三十五個國家地區,展出四百多件作品。台灣代表團共七十六件作品參賽,除獲得二十八金十五銀五銅外,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邱士淳的「變蒸七十二—處置巴金森氏症」更獲得最佳社會技術獎。他依據中醫藥學調理、保養的原理,研發天然植物的機能保健飲料。
另外,台北醫學大學吳依潔、張天欣、歐耿良的「抗菌性生醫陶瓷之發明」獲得最佳青年發明獎。抗菌性生醫陶瓷,提高假牙的氧化鋯材料抗菌特性,可讓病人向牙周病說掰掰。
學會表示,學生也展現台灣年輕世代的亮眼發明實力。台北市復興實驗高中學生梅佳龍、梅珍鳳、馬瑪宣研發的「虹吸式馬桶水箱」,以浮球取代傳統的水箱「止水器」的漏水困擾,達到省水目標,獲得金獎。
科技與生活結合方面,建國科技大學老師黃清和利用震動器、計時器與枕頭,研發的「震動提醒枕頭」,可以避免干擾或吵醒他人,研發獲得金獎。
成大老師楊竹星的「使用攝影裝置的亮度調整系統及方法」,讓台灣的光電、資通訊創意生輝。稷富公司林豊棋的「高機能健康活力晶片腰帶」利用物理設計,靠人體自身體溫,改善人體免疫系統及自癒系統,也都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