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的與日俱增,我漸漸的感覺有力量接觸自己,深度認識自己與了解自己。
我發現,許多感覺是日積月累的,一個小小沒有處理好,沒有處理完成的早年情緒,會連結成一個牢固、難以改變的內在運作模式,包含著對自己的看法、對生命存在的解釋,與啟動熟悉的負面情緒樞紐。
所謂負向情緒其實該是中性的意涵,不該有價值喜好判斷的,諸如憤怒、悲傷、無助與脆弱。人生有悲有喜,高低起伏。神不僅賜給我們歡笑也賜給我們眼淚,若人生只該有歡笑存在,那釋放人類傷痛的眼淚也就不需存在了。
我們的社會給予負面情緒太多批判。唯恐自身帶有任何負面因子,遭到他人厭惡與輕視,也顯出自己的無能與軟弱。許多時候,我們的痛苦也多來自於此,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力無助,也不願意讓人看出我們不堪、不好的一面,總要花許多力氣去否認自己具有的這部分,極力擺脫這些損及自尊與價值的感覺。
其實,我們是害怕不被尊重與不值得被愛的感覺。
許多人害怕負面情緒,因著不能接受自己有這些不怎麼舒服的感覺,費了許多力氣要把這些感覺丟掉,心裡根深柢固厭惡這些脆弱又無能的感覺,於是膨脹自己,用誇大的強者姿態去批評與指責周圍微小弱勢的人,以鞏固自己是有能力與優越的形象。這樣,他會覺得沒有這麼難受,也會覺得自己生命不是一無是處。
幾經琢磨,我知道了,能與負面情緒共處,能接納自己的黑暗面,能包容自己人生裡的低潮是一種能力;很重要的能力。
這能力比去說服自己「應該要永遠樂觀積極面對人生」還重要。因為人生有太多不確定的時候,你無法掌控該發生哪些事、不該發生哪些事,你也無法每時每刻都清楚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這些情況都將使你產生許多不好的感覺。
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都是環境與我們個體互動之後回饋回來的訊息,為著要告訴我們互動的狀態如何、或者我們是否需要改變什麼、或增強什麼、維持什麼。
我不斷嘗試洞悉自我的情緒並掌握自我的感覺與思考脈絡。跌跌撞撞後發現原來負面情緒只需要一個「承認」,我們就不用活得這麼辛苦,掩飾得這麼辛苦;承認自己悲傷、承認自己失望、承認自己挫折,也承認自己軟弱與害怕。你一定很難相信,真的這麼簡單?只要一個承認?
是的,只要承認了,接受了,種種負面的情緒就會被你的包容化解了,不再需要激烈的排斥與去汙。
只是,往往最簡單的事,就是最困難的事。
誠實承認、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可能會招來周遭人們的譏笑與嘲諷,他們也可能不知怎麼面對你的負面情緒而選擇逃避,他們更怕要為你的負面情緒負責,所以我們會要你壓抑那些感覺,不要提起,不要討論,也不要想。若你堅持要探一探究竟,可能還會招惹別人的厭惡,覺得你在控訴他們。
若身邊沒有人能承認你的狀態,沒有人接受你敏感覺察到自我的糟糕情緒,並且想要處理時,你是不是還有足夠的力量承認自己的感覺,然後為了這些感覺負起照顧的責任呢?
(摘自《因愛誕生》,寶瓶文化出版)